清规
(清规,清规)
1.谓供人遵循的规范。
《梁书·谢朏传》:“且文宗儒肆,互居其长;清规雅裁,兼擅其美。”
唐杜甫《偶题》诗:“后贤兼旧制,历代各清规。”
宋王禹偁《乞赐终南山人种放孝赠表》:“少加粟帛之恩,俾谐丧葬之礼,上则成先皇之雅意,下则扬隐士之清规。”
2.指佛教或道教规定信徒应守的清规。始于唐代百丈山怀海创立的“禅门清规”。
元黄溍《百丈山大智寿寺天下师表阁记》:“诏开山大訢领其徒而以禅师所制清规为日用动作威仪之节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四回:“长老道:‘既然出家,如何先破了酒戒,又乱了清规!’”
《警世通言·假神仙大闹华光庙》:“你两个做得好事!扰乱清规,不守仙范,那里是出家读书人的道理!”
《西湖民间故事·飞来峰》:“那时,西湖灵隐寺里有个济颠和尚,他整天疯疯癫癫的,不守佛门清规。”
3.今亦泛指一般的规章制度(多含贬义)。如:数不清的清规和戒律。
4.月。月满如规,光辉皎洁,故谓。
唐卢照邻《琴曲歌辞·明月引》:“澄清规于万里,照离思于千行。”
唐李商隐《赋得月照冰池》:“高低连素色,上下接清规。”
五代齐己《中秋月》诗:“空碧无云露溼衣,群星光外涌清规。”
阅读:104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