徽
徽字的笔画:17画;
huī
ㄏㄨㄟ
〔《广韵》许归切,平微,晓。〕
1.绳索。
《文选·潘岳〈西征赋〉》:“于是弛青鲲于网钜,解赬鲤于黏徽。”
李善注:“《说文》……又曰:‘徽,大索也。’言鱼黏于网,故曰黏徽也。”
宋崔伯易《珠赋》:“连徽挺扠,洒网持枻。”
明冯梦龙《智囊补·兵智·凯口囤》:“人腰四徽一剑,约至木憩足,即垂徽下引人,人带铳砲长徽而起。”参见“徽纆”。
2.琴徽,繫琴弦的绳。
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:“今夫弦者,高张急徽,追趋逐耆,则坐者不期而附矣。”
颜师古注:“徽,琴徽也。”
明陈汝元《金莲记·弹丝》:“黛绿慵挑,金粉羞调,卸朱徽银甲小。”
清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·履部》:“琴轸係弦之绳谓之徽。”
3.指七弦琴琴面十三个指示音节的标识。
《文选·嵇康〈琴赋〉》:“絃以园客之丝,徽以钟山之玉。”
李周翰注:“取此丝为絃,以玉为徽。”
唐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下:“蜀中雷氏斮琴,常自品第,第一者以玉徽,次者以瑟瑟徽,又次者以金徽,又次者螺蚌之徽。”
宋朱熹《杂着·琴律说》:“盖琴之有徽,所以分五声之位,而配以当位之律,以待抑按而取声。而其布徽之法,则当随其声数之多少,律管之长短,而三分损益,上下相生以定其位。”
清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三:“琴之十三徽,犹十二经络之穴也。”
4.标志;符号。
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扬徽者,公徒也。”
杜预注:“徽,识也。”
《文选·潘岳〈闲居赋〉》:“其西则元戎禁营,玄幙绿徽。”
李善注:“郑玄《礼记》注曰:‘徽,旌旗之名也。’”如:国徽;校徽;帽徽。参见“徽识”。
5.束,繫。
《文选·扬雄〈解嘲〉》:“徽以纠墨,制以鑕鈇。”
刘良注:“徽,繫也。”参见“徽勐”。
6.即绑腿。
《说文·纟部》:“徽,邪幅也。”
段玉裁注:“即《诗》之邪幅也。”
钱玄《三礼名物通释·衣服·韍舄》:“用布邪缠于腿者,谓之邪幅,亦谓之偪;汉时谓之行縢,谓之徽;今则谓之绑腿。”
7.止息。
《尔雅·释诂》:“徽,止也。”
晋陆机《輓歌》之三:“悲风徽行轨,倾云结流蔼。”
8.美,善。亦谓使完美、完善。
《书·舜典》:“慎徽五典,五典克从。”
陆德明释文:“徽,王云美,马云善也。”
周秉钧易解:“言舜慎重完善五种常法。”
9.指美德,美善之行。
《文选·陆机〈拟行行重行行〉》:“此思亦何思,思君徽与音,音徽日夜离,缅邈若飞沉。”
张铣注:“徽,美也,言思君美德及音信也。”
唐韩愈《谴疟鬼》诗:“祖轩而父顼,未沫于前徽。”
钱仲联集释引孙汝听曰:“前徽,谓前人之美也。”
清曾国藩《送谢吉人之官江左序》:“既以上绳祖武,又以绍诸乡先辈之徽。”
10.引申为盛,大。参见“徽祚”、“徽烈”、“徽绩”。
11.通“挥”。弹奏。
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夫荣启期一弹而孔子三日乐,感于和;邹忌一徽而威王终夕悲,感于忧。”
高诱注:“徽,骛弹也。”
晋葛洪《抱朴子·擢才》:“白雪之弦,非灵素不能徽也;迈伦之才,非明主不能用也。”
12.通“挥”。轻疾。参见“徽车”。
13.通“褘”。佩巾。
三国魏嵇康《琴赋》:“新衣翠粲,缨徽流芳。”
14.见“徽嫿”。
15.通“微”。隐微。参见“徽显”。
16.通“煇”。光辉。
南朝梁江淹《萧骠骑让豫司二州表》:“虽仄影毗道,苟身赞德。朝徽不昭,民听具溢。”
南朝梁江淹《萧重让扬州表》:“不能青苹引风,阳燧要景;复降纶册,徽采兼明。”
17.见“徽徽”。
18.徽州的省称。
明沉德符《野获编·玩具·新安製墨》:“今徽人家传户习,凡程郑素封,竞造墨馈遗。”
阅读:107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