靉靆
(靉靆,叆叇)
1.云盛貌。
晋潘尼《逸民吟》:“朝云靉靆,行露未晞。”
《敦煌变文集·频婆娑罗王后宫綵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》:“波旬自领军众,来至林中,先铺靉靆之云,后降拨霖之雨。”
元卞思义《溪山春雨图》诗:“云林靉靆春日低,小桥流水行人稀。”
明王錂《寻亲记·对雪》:“彤云靉靆,茅屋顿成银界。”
苏曼殊《断鸿零雁记》第十二章:“今夕月华如水,安知明夕不黑云靉靆耶?”
2.飘拂貌;缭绕貌。
唐刘禹锡《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二十二韵》:“衣风飘靉靆,烛泪滴巉岩。”
元盍西村《脱布衫·春讌》套曲:“锦绣云红窗缥缈,麝兰烟翠帘靉靆。”
明蒋一葵《长安客话·通惠河》:“曹代萧诗:靉靆烟光上苑通,紫泉缭绕玉河东。”
钱锺书《围城》五:“自己不会喝酒,只在水里冲一点点红酒,常看这红液体在白液体里泛布靉靆,做出云雾状态。”
3.眼镜。
明田艺蘅《留青日札·靉靆》:“提学副使潮阳林公有二物,如大钱形,质薄而透明,如硝子石,如琉璃,色如云母,每看文章,目力昏倦,不辨细书,以此掩目,精神不散,笔画倍明。中用绫绢联之,缚于脑后。人皆不识,举以问余。余曰:此靉靆也。”
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九:“相传翁覃谿……六七十时犹能于灯下作细书,阅蝇头字,不假靉靆。”
阅读:181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