裁
裁字的笔画:12画;
cái
ㄘㄞˊ
〔《广韵》昨哉切,平咍,从。〕
〔《广韵》昨代切,去代,从。〕
1.裁制,剪裁。
汉班婕妤《怨歌行》:“新裂齐纨素,皎洁如霜雪。裁为合欢扇,团团似明月。”
南朝宋谢惠连《捣衣》诗:“裁用笥中刀,缝为万里衣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二四回:“妇人将尺量了长短,裁得完备,便缝起来。”
2.引申为教育,栽培。
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在陈,曰:‘归与!归与!吾党之小子狂简,斐然成章,不知所以裁之。’”
《新唐书·魏玄同传》:“夫所谓胄子者,必裁诸学,少则受业,长而入官,然后移家事国,谓之德进。”
王闓运《李仁元传》:“见仁元以为才,特年少,思有以裁启之。”
3.成衣工。
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十八回:“对门开针舖的老何、间壁的陈裁,说得那晁大官人没有半分好处。”参见“裁缝”。
4.整张纸分成的大小相等的若干份。如:对裁(整张的二分之一);八裁报纸。
5.割裂;割断。
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凡物之有形者易裁也,易割也。”
《后汉书·左周黄传论》:“荣路既广,觖望难裁,自是窃名伪服,浸以流竞。”
6.物体的碎片。
《汉书·沟洫志》:“后九岁,鸿嘉四年,杨焉言:‘从河上下,患底柱隘,可镌广之。’上从其言,使焉镌之。镌之裁没水中,不能去,而令水益湍怒,为害甚于故。”
7.删除,削减。
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其后,上郡以西旱,复修卖爵令,而裁其贾以招民。”
颜师古注:“裁,谓减省之也。”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鎔裁》:“规范本体谓之鎔,剪截浮词谓之裁。”
宋王安石《与孟逸秘校手书》之五:“切以谓方今之急,阁下宜勉数日之劳,躬往隐括而发之裁其价以予民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三六回:“如今说因为袭人是宝玉的人,裁了这一两银子,断乎使不得。若再添一个人给老太太,这个还可以裁他。”
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二六章:“儿子是从铁路上被裁下来的失业工人。”
8.引申为消除;解除。
唐张泌《碧户》诗:“咏絮知难敌,伤春不易裁。”
元房皞《送李正甫九日韵》:“我欲处身如此处,君言裁恨若为裁。”
9.刎颈;杀。
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:“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,自裁。”
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其有大罪者,闻命则北面再拜,跪而自裁,上不使捽抑而刑之也。”
颜师古注:“裁,谓自刑杀也。”
宋苏轼《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》:“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,而爵禄不足以满也;知天下之恶不胜刑,而刀锯不足以裁也。”
10.犹采摘。
唐李贺《题归梦》诗:“怡怡中堂笑,小弟裁涧菉。”
11.安排取捨(多指文学艺术)。
清章学诚《文史通义·申郑》:“﹝郑樵﹞独取三千年来遗文故册,运以别识心裁,盖承通史家风,而自为经纬,成一家言者也。”如:《唐诗别裁集》。
12.裁断;裁决。
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若晋君朝以入,则婢子夕以死;夕以入,则朝以死。唯君裁之。”
《周书·文帝纪上》:“我犹箭耳,随人所射,安能自裁。”
清恽敬《与李汀州书》:“编修贬在褒之中,郎中褒在贬之外,求如其人而已。至事蹟多取年谱,并折衷上谕,不敢妄饰,先生裁之,以诒伊扬州何如。”
13.节制;制裁;约束。
《易·繫辞上》:“化而裁之谓之变。”
孔颖达疏:“阴阳变化而相裁节之,谓之变也。”
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:“苟捷有功,无作神羞,官臣偃无敢复济,唯尔有神裁之!”南朝宋鲍照《代輓歌》:“傲岸平生中,不为物所裁。”
宋叶适《蔡君墓志铭》:“君以法裁诸生,诸生多不悦,言事者用为君罪,劾去。”
清王夫之《张子正蒙注·乐器》:“庸人处变而不知自裁以礼,其贤者,则改节降志以自贬损而免患,若郭子仪是已。”
14.估量。
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及至乱主,取民,则不裁其力。”
高诱注:“裁,度。”
《资治通鉴·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八年》:“单于前言:‘先帝时所赐呼韩邪竽、瑟、空侯皆败,愿复裁赐。’”胡三省注:“余谓裁,量也,量多少以赐也。”
15.鉴别;识别。
南朝齐王俭《请解僕射表》:“臣亦不谓文桉之间,都无微解,至于品裁臧否,特所未闲。”
唐韩愈《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》诗:“称多量少鉴裁密,岂念幽桂遗榛菅。”
16.体制;格式;体裁。
《礼记·丧服大记》:“自小敛以往用夷衾,夷衾质杀之,裁犹冒也。”
郑玄注:“裁,犹制也。”
孔颖达疏:“‘裁,犹制也’。言夷衾所用上齐于手,下三尺,所用缯色及长短制度如冒之质杀也。”
《文选·张衡〈西京赋〉》:“取殊裁于八都,岂启度于往旧。”
薛综注:“裁,制也……言采取八方异制以为宫室之巧。”
南朝梁刘勰《文心凋龙·明诗》:“然诗有恒裁,思无定位,随性适分,鲜能通圆。”
17.创作;写作。
南朝宋鲍照《奉始兴王白紵舞曲启》:“谨竭庸陋,裁为四曲。”
元张可久《小梁州·秋思酸斋索赋》曲:“成间阔,添消瘦,新书裁就,一雁过粧楼。”
清孙枝蔚《重游徐幼长园林》诗:“看久莺仍好,题多句懒裁。”
18.指作品。
唐孟郊《雪》诗:“强起吐巧词,委曲多新裁。”
19.稍微;略微。
《后汉书·张酺传》:“今议者为瑰选严能相,恐其迫切,必不完免,宜裁加贷宥以崇厚德。”
《文选·谢灵运〈初去郡〉诗》:“彭薛裁知耻,贡公未遗荣。”
李周翰注:“裁,少也。”
20.量词。用于布匹。
《新唐书·归崇敬传》:“学生谒师,贽用腶脩一束,酒一壶,衫布一裁,色如师所服。”
21.通“纔”。仅仅。
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燕王曰:‘寡人蛮夷僻处,虽大男子,裁如婴儿。言不足以求正,谋不足以决事。’”吴师道补注:“裁,《史》注音在,仅也。”
《汉书·王贡两龚鲍传序》:“裁日阅数人,得百钱足自养,则闭肆下帘而授《老子》。”
颜师古注:“裁与才同。”
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援妻孥惶惧,不敢以丧还旧茔,裁买城西数亩地藁葬而已。”
李贤注:“裁,仅也,与纔同。”
清顾炎武《长安》诗:“惆怅远行人,单衣裁至骭。”
22.通“纔”。刚刚;方才。
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》:“﹝杨脩﹞豫作答教十馀条,敕门下:‘教出,随所问答之。’于是教裁出,答已入。”
明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楚游日记》:“抵透光处,炬裁尽。”
清袁枚《新齐谐·鬼多变苍蝇》:“邻妇某氏凶恶难捉,冥王差我拘拏,不料,他临死尚强有力,与我格斗多时,幸亏我解下缠足布捆缚其手,裁得牵来。”
23.通“材”。
《管子·形势》:“裁大者众之所比也。”
俞樾《诸子平议·管子一》:“《形势解》曰:‘天之裁大,故能兼覆万物;地之裁大,故能兼载万物;人主之裁大,故容物多而众人得比焉。’裁字并当读为材,谓天之材大,地之材大,人主之材大也。”
阅读:321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