峭削
1.陡峭如削。
明顾起元《客座赘语·守心戒行》:“法堂后,山壁峭削,中开一洞,深数尺许。”
清王韬《瓮牖馀谈·记侍贼事》:“黄沙嶂者,川南最险隘处,群峰峭削,一径萦纡。”
郭沫若《苏联纪行》:“那些山岭的形象都俨如骸炭,峭削嶙峋,不生草木。”
2.苛刻。
唐元稹《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》:“由是负气者相与皆怨恨,又无可为毁,乃扬言曰:‘以崔之峭削廉隘,好是非人,士众不愿久为帅。’”
3.形容文笔奇险。
清戴名世《<野香亭诗集>序》:“余读相国之诗,雄健峭削,如长松千寻,孤峰万仞,而不可攀跻也。”
阅读:105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