欺
欺字的笔画:12画;
qī
ㄑ〡
〔《广韵》去其切,平之,溪。〕
1.欺骗;欺诈。
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吾谁欺?欺天乎?”
《礼记·大学》:“所谓诚其意者,毋自欺也。”
晋葛洪《抱朴子·吴失》:“主昏于上,臣欺于下。”
宋司马光《廉颇论》:“相如抗节不挠,视死如归,卒欺秦王而归璧于赵。”
鲁迅《书信集·致姚克》:“其实,在古书中找活字,是欺人之谈。”
2.遮蔽。
唐陆龟蒙《奉和太湖诗·明月湾》:“见说秋半夜,淨无云物欺。”
3.辜负。
《史记·刺客列传论》:“自曹沫至荆轲五人,此其义或成或不成,然其立意较然,不欺其志,名垂后世,岂妄也哉!”
4.欺负;凌侮。
唐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,忍能对面为盗贼。”
唐韩愈《黄家贼事宜状》:“德既不能绥怀,威又不能临制,侵欺虏缚,以致怨恨。”
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这种开纱厂的暴发户,仗势欺人。”
5.压倒;胜过。
元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第一摺:“文欺百里奚,武胜秦姬辇。”
元无名氏《博望烧屯》第一摺:“﹝诸葛亮﹞才欺管乐,智压孙吴。”
6.超过。
宋苏轼《徐大正闲轩》诗:“早眠不见灯,晚食或欺午。”
7.丑貌。
阅读:192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