錮
简体锢字的笔画:13画;繁體錮字筆畫:16畫。
(锢,锢)
gù
ㄍㄨˋ
〔《广韵》古暮切,去暮,见。〕
1.用金属熔液填塞空隙。
《说文·金部》:“锢,铸塞也。”
明杨慎《艺林伐山·略记字义》:“锢,补釜隙也。”
2.泛指补塞。
宋陆游《斋居纪事》:“仍以厚纸锢罅乃佳。”参见“锢南山”。
3.禁止参加政治活动或出任官职。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会于商任,锢栾氏也。”
杜预注:“为禁锢栾盈,使诸侯不得受之。”
《后汉书·桓谭传》:“锢商贾使不得宦为吏。”
《新唐书·王起传》:“起……因积雨,愿宽逐臣过恶,又短鲍叔终身不忘人过,以解帝锢人意。”
《明史·孙居相传》:“诚意伯刘世延屡犯重辟,废为庶人,锢原籍。”
4.指禁止发行、出版。
梁启超《〈湘报〉序》:“虽发行未匝岁,而见锢于清政府,然湖南人自此昭苏。”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曹靖华译〈苏联作家七人集〉序》:“后来知道梁教授虽居北地,实是南人,以及靖华的小说想在南边出版,也曾被锢多日,就又明白我的决论其实是不确的了。”
5.监禁;关押。
《后汉书·崔寔传》:“董卓以是收烈付郿狱,锢之。”
《宋史·种世衡传》:“且锢嵩阱中。”
清焦循《忆书》二:“一马快获贼,锢之月馀。”
6.封闭;关闭。
宋王安石《太古》:“仁义不足泽其性,礼乐不足锢其情。”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娇娜》:“宅何久锢?”参见“锢藏”。
7.束缚;闭塞。
宋陆九渊《与胡季随书》之二:“私见之锢人,难于自知如此。”
清黄宗羲《蒋万为墓志铭》:“以取士而锢士,未有甚于今日者也。”
柳亚子《咏史》之二:“自作聪明耳目锢,贪官污吏遍中华。”
8.专有;独占。
《汉书·货殖传论》:“上争王者之利,下锢齐民之业。”
颜师古注:“锢亦谓专取之也。”
《新唐书·李芃传》:“救敝者莫若德,方镇之臣宜先退让,死权锢禄,吾敢哉!”
9.通“固”。坚固。
《墨子·备城门》:“门植关必环锢。”
张纯一集解:“此锢非鄦义,谓坚固也。”
清毛奇龄《后鉴录·刘超》:“文臣轇结成势,锢不可拔。”
10.通“固”。顽固。
严复《与〈外交报〉主人论教育书》:“且今世之士大夫,其所以顽锢者,由于识量之庳狭。”
11.通“固”。坚定;坚决。
《六韬·武韬》:“七曰欲锢其心,必厚赂之。”
12.通“痼”。经久难治愈的。引申为长期养成不易克服的。
明鹿善继《再告病疏》:“而治己病于沉锢之馀,非刻期之可起。”参见“锢病”、“锢疾”。
阅读:104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