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文
(节文,节文)
1.谓制定礼仪,使行之有度。
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辟踊,哀之至也。有筭,为之节文也。”
孔颖达疏:“男踊女辟是哀痛之至极也,若不裁限,恐伤其性,故辟踊有筭为准节文章。”
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礼者,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。”
宋苏轼《礼以养人为本论》:“夫礼之初,始诸人情,视其所安者而为之节文。”
2.礼节;仪式。
汉蔡邕《玄文先生李子材铭》:“凡其亲昭朋徒,臭味相与,大会而葬之。鼎俎之礼,节文曲备。”
《隋书·经籍志二》:“汉兴,叔孙通定朝仪,武帝时始祀汾阴后土,成帝时初定南北郊,节文渐具。”
宋曾巩《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》:“五礼之威仪,至于三千;六乐之节文,可谓微且多矣。”
严复《论世变之亟》:“中国尚节文,而西人乐简易。”
3.减省文字。
《后汉书·应劭传》:“﹝臣﹞辄撰具《律本章句》、《尚书旧事》、《廷尉板令》、《决事比例》……及《春秋断狱》凡二百五十篇,蠲去复重,为之节文。”
阅读:139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