蜿蜒
亦作“蜿蜑”。
1.龙蛇等曲折爬行貌。
唐刘禹锡《<答东阳于令寒碧图诗>引》:“如青龙蜿蜒,冰澈射人。”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豢蛇》:“蛇乃俯首入东室,蜿蜒移时,其躯始尽。”
秦牧《花城·在仙人掌丛生的地方》:“首先,他们得开闢草莱,支起了篷帐,和遍地蜿蜒爬行的毒蛇和蜈蚣周旋着。”
2.萦回屈曲貌。
汉李尤《德阳殿赋》:“连璧组之润漫,杂虯文之蜿蜒。”
晋卫恒《四体书势》:“或蜿蜑胶戾,或长邪角趣,或规旋矩折。”
唐孟郊《石淙》诗之四:“蜿蜒相缠掣,荦确亦迴旋。”
宋苏洵《仲兄字文甫说》:“今夫风水之相遭乎大泽之陂也,纡馀委蛇,婉蜑沦涟。”
明方孝孺《点山精舍记》:“朝翰能为诗,执笔作行草书,蜿蜒满纸。”
冰心《斯人独憔悴》:“忽然一缕黑烟,津浦路的晚车,从地平线边蜿蜒而来。”
阅读:189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