魑魅
1.古谓能害人的山泽之神怪。亦泛指鬼怪。
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敢有非井田圣制,无法惑众者,投诸四裔,以御魑魅。”
颜师古注:“魑,山神也。魅,老物精也。”
《文选·张衡<东京赋>》:“捎魑魅,斮獝狂。”
薛综注:“魑魅,山泽之神。”
唐卢纶《割飞二刀子歌》:“刀乎刀乎何烨烨,魑魅须藏怪须慑。”
清唐孙华《时世公子行》:“生狞面目骄横色,如睹魑魅逢山臊。”
2.常喻指坏人或邪恶势力。
明徐复祚《投梭记·获丑》:“暗想朝廷上白日昏,妖氛魑魅公然奋。”
庐隐《或人的悲哀》:“他们不用镜子,照他们魑魅的怪状。”
3.指荒凉、边远的地区。语本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投诸四裔,以御螭魅。”
宋苏轼《到常州谢表》之一:“已分没身,寄残骸于魑魅;敢期择地,收暮景于桑榆。”参见“螭魅”。
阅读:169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