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抗

抗字的笔画:7画;

I

kàng

ㄎㄤˋ

〔《广韵》苦浪切,去宕,溪。〕

〔《广韵》胡郎切,平唐,匣。〕

“阬”的被通假字。亦作“杭”。

1.抗拒;抵御。

《荀子·臣道》:“有能抗君之命,窃君之重,反君之事,以安国之危,除君之辱,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,谓之拂。”

杨倞注:“抗,拒也。”

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然豫州新败之后,安能抗此难乎?”南朝梁刘孝标《辩命论》:“触山之力无以抗,倒日之诚弗能感。”

宋梅尧臣《汝坟贫女》诗:“郡吏来何暴,县官不敢抗。”

茅盾《一个女性》五:“渐渐的她又辨认出来,这还是那股不可抗的力的作怪。”

2.匹敌;抗衡。

《墨子·非攻中》:“计其土地之博,人徒之众,欲以抗诸侯。”

汉贾谊《过秦论上》:“谪戍之众,非抗于九国之师也。”

《南史·谢瞻传》:“瞻文章之美,与从叔琨、族弟灵运相抗。”

唐柳宗元《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》:“余观老子亦孔氏之异流也,不得以相抗。”

清王韬《瓮牖馀谈·英国海防》:“其水师精练,俱莫与之抗。”

3.举;支撑。

《仪礼·既夕礼》:“甸人抗重出自道,道左倚之。”

郑玄注:“抗,举也。”

三国魏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抗罗袂而掩涕兮,泪流襟之浪浪。”

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》:“﹝虞翻﹞抗鞭欲击禁,权呵止之。”

宋刘斧《青琐高议·范敏》:“敏倦……抗鞍而卧。”

4.立;树立;耸立。

《诗·小雅·宾之初筵》:“大侯既抗,弓矢斯张。”

高亨注:“抗,竖立。”

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武功既抗,亦迪斯文,宪章六学,统一圣真。”

南朝宋谢灵运《登石门最高顶》诗:“疏峰抗高馆,对岭临迴溪。”

清姚鼐《寄天柱山人》诗:“天柱万重云,云中抗栋棼。”

5.救,援。

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未报楚惠而抗宋,我曲楚直。”

韦昭注:“抗,救也。”

《晋书·王濬传》:“兵不血刃,攻无坚城,夏口、武昌,无相支抗。”

6.呈上。

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抗世子法于伯禽,欲令成王之知父子、君臣、长幼之道也。”

唐权德舆《韦宾客宅与诸博士宴集》诗:“累抗乞身章,湛恩比上庠。”

7.收藏。

《周礼·夏官·服不氏》:“宾客之事则抗皮。”

郑玄注引郑司农曰:“谓宾客来朝聘,布皮帛者,服不氏主举藏之。”

清翟灏《通俗编·杂字》:“抗,按今犹谓藏物为抗。”

《青浦县志·方言》:“藏物曰抗。”

8.正直;高尚。

《墨子·亲士》:“是故比干之殪,其抗也;孟贲之杀,其勇也。”

孙诒让间诂引苏时学曰:“抗,犹抗直。”

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申徒狄负石自沉于渊,而溺者不可以为抗。”

高诱注:“抗,高也。”

唐吴筠《览古》诗:“蹇蹇陈蕃徒,孜孜抗忠节。”

9.亢,高亢。

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故歌者上如抗,下如队,曲如折,止如藁木。”

孔颖达疏:“上如抗者,言歌声上响感动人意。”

清恽敬《〈坚白石斋诗集〉序》:“今夫思妇之朝吟必长,无律吕以节之,而未尝无抗与坠也。”

10.指发出高亢的声音。

明何景明《画鹤赋》:“抗圆吭以长吟,整修毛而独舞。”

古直《山居暑夜》诗:“哀蝉抗高音,山歌发咿哑。”

11.上;远。参见“抗古”、“抗想”。

12.振,扬。

清方苞《圣主亲征漠北颂》:“躬莅行间,率先士卒,抗威万里沙场之外。”

13.撞击。

清黄六鸿《福惠全书·刑名·问拟》:“岂有被石打伤而犹能抗开人之门乎?”峻青《爆炸远征队》三:“攻击开始了,他们十一人一齐用力抗开了坚固的栏栅门,顺着大街冲了进去。”

14.极。参见“抗绝”。

15.姓。

汉代有抗徐。见《后汉书·桓帝纪》。

II

káng

ㄎㄤˊ

gāng

ㄍㄤ

〔《集韵》居郎切,平唐,见。〕

1.用肩承物。

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十五回:“外面总用包袱包裹的结结实实的,把胡旦的一根天蓝鸾带捆了,叫了人,抗到他自己的房内。”

卞之琳《曲老五想通了》诗:“勉强穿起来自然太奇怪,宽肩头多出来就像抗两只袋。”

章炳麟《新方言·释言》:“淮南谓以肩任物曰抗。”

2.承担。

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一回:“各式事情,兄弟都替他抗了下来。”杜鹏程《保卫延安》第三章:“用自己的肩胛抗着人民解放事业的人,谁会有一时一刻忘记他们?”

3.通“康”。参见“抗庄”。

阅读:3289

●〖汉字〗抗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抗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折

⇛后一个汉字:抖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