窥豹一斑
【成语】:窥豹一斑
【拼音】:kuī bào yī bān
【解释】: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,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。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,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。
【出处】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“此郎亦管中窥豹,时见一斑。”
【语法】:作主语、宾语;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
【英文】:see only one ringed spot on the whole leopard
【成语故事】: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从小开始学习写字、绘画,聪明过人,深得父亲的喜爱。一次父亲的朋友及门生在玩骰子时,王献之在旁观看,说了一句“南风不竞!”门生听了笑道:“小孩子是管中窥豹,只看到一个斑点。”
(窥豹一斑,窥豹一斑)
谓只见局部未见整体。比喻以小见大或以偏概全。语本《晋书·王献之传》:“﹝献之﹞年数岁,尝观门生樗蒱,曰:‘南风不竞。’门生曰:‘此郎亦管中窥豹,时见一斑!’”宋李光《与胡邦衡书》:“《三经新解》未能遍读,然尝鼎一脔,窥豹一斑,亦足见其大略矣。”亦省作“窥豹”。
明陈汝元《金莲记·构衅》:“书生见识终窥豹,藐公卿那些忠告。”
姚维锐《古书疑义举例增补·小引》:“不佞学惭窥豹,义存识小,谬欲师刘杨二氏之指,稍事增补。”
阅读:171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