齦
简体龈字的笔画:14画;繁體齦字筆畫:21畫。
(龈,齦)
I
yín
〡ㄣˊ
〔《广韵》语斤切,平欣,疑。〕
亦作“齗”。
1.齿根肉。
汉扬雄《太玄·密》:“琢齿依龈,君自拔也。”
宋苏轼《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》诗:“青斑照匕箸,脆响鸣牙龈。”
宋文天祥《满江红·代王夫人作》词:“彩云散,香尘灭。铜驼恨,那堪说。想男儿慷慨,嚼穿龈血。”
2.见“龈龈”。
II
kěn
ㄎㄣˇ
〔《广韵》康很切,上很,溪。〕
〔《广韵》起限切,上产,溪。〕
1.啃、咬。
《说文·齿部》:“龈,齧也。”
唐韩愈《曹成王碑》:“苏枯弱彊,龈其姦猖。”
《何典》第九回:“只见几只壅鼻头猪狗正在那里龈死人。”
章炳麟《新方言·释言》:“今人谓噬刚物曰龈。”
2.强攫他人财物。
明顾起元《客座赘语·诠俗》:“其勐取人之财物曰‘龈’。”自注:“音恳”。
阅读:122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