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槎
亦作“僊槎”。
神话中能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竹木筏。典出晋张华《博物志》卷三:“旧说云天河与海通,近世有人居海渚者,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,人有奇志,立飞阁于查上,多齎粮,乘槎而去。十馀日中,犹观星月日辰,自后芒芒忽忽,亦不觉昼夜,去十馀日,奄至一处,有城郭状,屋舍甚严,遥望宫中多织妇,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。牵牛人乃惊问曰:‘何由至此?’此人见说来意,并问此是何处。答曰:‘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。’竟不上岸,因还如期。后至蜀问君平,曰:‘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。’计年月,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。”
宋张孝祥《蝶恋花·送姚主管横州》词:“君泛仙槎银海去。后日相思,地角天涯路。”
明方孝孺《万里图》诗:“僊槎二月出龙门,万里春风掉晴雪。”
《随园诗话》卷十二引清郭起元《客中秋思》诗:“销魂何处盼仙槎?客鬓逢秋白更加。”
《太平广记》卷四○五引《洞天集》:“严遵仙槎,唐置之于麟德殿,长五十馀尺,声如铜铁,坚而不蠹。
李德裕截细枝尺馀,刻为道像,往往飞去复来。
广明以来失之,槎亦飞去。”
唐李适《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》诗:“若见君平须借问,仙槎一去几时来?”明刘基《怨王孙》词:“红尘目迥,河汉应有仙槎待还家。”后亦借称行人所乘之舟。
阅读:108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