謬
简体谬字的笔画:13画;繁體謬字筆畫:18畫。
(谬,谬)
miù
ㄇ〡ㄡˋ
〔《广韵》靡幼切,去幼,明。〕
1.谬误;差错。
《书·冏命》:“绳愆纠谬,格其非心,俾克绍先烈。”
孔颖达疏:“绳其衍过,纠其错谬。”
南朝梁任昉《为萧扬州荐士表》:“岂直鼮鼠有必对之辩,竹书无落简之谬。”
明归有光《〈荀子〉叙录》:“而时有芜谬,取韩子‘削其不合者附于圣人之籍’之意,与其他脱文衍字,并为识别,读者可以一览而知也。”
民意《告非难民生主义者》:“就美国经济社会史正梁氏三谬。”
2.用为谦词。
北周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谬掌卫于中军,滥尸丞于御史。”
唐杜甫《题省中院壁》诗:“腐儒衰晚谬通籍,退食迟迴违寸心。”
3.背戾乖违。
《庄子·缮性》:“古之所谓隐士者,非伏身而弗见也,非闭言而不出也,非藏其知而不发也,时命大谬也。”
4.诈伪;装假。
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应侯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,复谬曰:‘何为不可?’”明冯梦龙《智囊补·术智·曹冲》:“冲乃以刀穿其单衣,若鼠囓者,入见,谬为愁状。”
沉钧儒《〈申屠氏〉序言》:“女具知其谋,谬许之,密托其孤于昌之友人,乃求利匕首,怀之以往。”
5.通“缪”。缠缚。
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彻志之勃,解心之谬,去德之累,达道之塞。”
成玄英疏:“谬,繫缚也。”
6.通“穆”。深。参见“谬然”。
7.姓。
汉代有谬忌。见《史记·封禅书》。
阅读:158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