菀
菀字的笔画:11画;
I
w·n
ㄨㄢˇ
〔《广韵》于阮切,上阮,影。〕
“苑”的被通假字。
1.草名。紫菀。
《说文·艸部》:“菀,茈菀,出汉中房陵。”参见“紫菀”。
2.通“苑”。苑囿。
《管子·水地》:“地者,万物之本原,诸生之根菀也。”按,一本作“根苑”。
《汉书·王嘉传》:“诏书罢菀,而以赐贤二千馀顷,圴田之制从此堕坏。”
晋左思《魏都赋》:“菀以玄武,陪以幽林。”
3.通“苑”。枯病。参见“菀抑”。
4.通“宛”。屈。参见“菀浊”。
II
yù
ㄩˋ
〔《广韵》纡物切,入物,影。〕
“苑”的被通假字。
茂盛。
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:“菀彼桑柔,其下侯旬。”
毛传:“菀,茂貌。”
元揭傒斯《重建济州会源闸碑》:“汶泗之会,有截其闸,有菀其树,功在国家,名在天下,永世是度。”
明徐渭《又启严公》:“枯林再菀,涸辙重流。”
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破恶声论》:“意者往之见戕贼者深,因将长藁枯而不复菀与?”
III
yùn
ㄩㄣˋ
〔《集韵》委陨切,上隐,影。〕
通“蕴”。
薀积;鬱结。
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恶气不发,风雨不节,白露不下,则菀藁不荣。”
王冰注:“菀谓薀积也。”
《楚辞·刘向〈九叹·怨思〉》:“菀蘼芜与菌若兮,渐藁本于洿渎。”
王逸注:“菀,积。”
清王夫之《张子正蒙注·乐器》:“相之音菀而不宣。”
清黄景仁《和容甫》:“悲心入秋夜,菀邑思飞扬。”参见“菀结”。
阅读:126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