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汉字/字典 > 幹

简体干字的笔画:3画;繁體幹字筆畫:13畫。

(干,干)

I

gàn

ㄍㄢˋ

〔《广韵》古桉切,去翰,见。〕

亦作“干”。

1.指器物、事物的主干。

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季春之月﹞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,金铁、皮革筋、角齿、羽箭干,脂胶丹漆,毋或不良。”

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淳于髡曰:‘弓胶昔干,所以为合也。’”司马贞索隐:“昔,久旧也。干,弓干也。”

《后汉书·公孙述传》:“蜀地沃野千里……名材竹干,器械之饶,不可胜用。”

李贤注:“竹干,竹箭也。”

晋卢谌《答魏子悌》诗:“崇台非一干,珍裘非一腋。”

2.人和动植物躯体的主干。

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若以群子之灵,获保首领以没,惟是楄柎所以藉干者。”

杜预注:“干,骸骨也。”

《楚辞·招魂》:“魂兮归来!去君之恆干,何为四方些?”晋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擢脩干,竦长条。”

宋叶适《宿石门》诗:“石门忽秀出,老干荫渟洪。”

清张潮《花鸟春秋》卷一:“春王正月,梅放其英于干,与百卉争先。”

3.指人和动物的胁。

《仪礼·特牲馈食礼》:“佐食举干,尸受,振祭哜之。佐食受加于肵俎,举兽干,鱼一,亦如之。”

郑玄注:“干,正胁也。”

《公羊传·庄公元年》:“齐侯怒,与之饮酒。于其出焉,使公子彭生送之;于其乘焉,搚干而杀之。”

陆德明释文:“干,胁也。”

4.根本;根源。

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臣闻之:爱亲明贤,政之干也;礼宾矜穷,礼之宗也。”

《易·乾》:“贞者,事之干也。”

汉刘向《列女传·陈寡孝妇》:“妾闻之:信者,人之干也;义者,行之节也。”

清王夫之《读四书大全说·中庸第二二章二》:“诚无不干乎性,性无不通乎诚。”

5.才能,干略。

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理民之干,优于将略。”

《南史·孔灵符传》:“灵符悫实有材干,不存华饰,每所莅官,政绩修理。”

6.主管;从事。

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显干尚书事,尚书五人,皆其党也。”

颜师古注:“干与管同,言管主其事。”

《东观汉记·赵喜传》:“喜内典宿卫,外干宰职,正身立朝,未尝懈惰。”

宋范仲淹《奏乞将所举许元张去惑下三司相度任使》:“内殿中丞许元,智识通敏,可干财赋。”

闻一多《战后文艺的道路》:“干艺术是下流的,像今天看戏子和娼妓是一个样。”

7.做;办理。

《朱子语类》卷二一:“且干一件事,自家心不在这上,这一事便不成。”

元秦简夫《剪髮待宾》第三摺:“他则知道我是箇学士,不知小官所干事务。”

《水浒传》第四九回:“明日干了这事,便是这里安身不得了。我却有个去处,我也有心要去。”

毛泽东《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》:“我们就是不怕牺牲,不干则已,一干就干到底。”

8.现引申为打,斗。

张天翼《路》:“谁叫咱们投降鬼子,咱们干谁!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二七:“多数的中国人能像胡阿毛那样和日本人干,中国便成了有人的国家。”

9.事务,事情。

宋苏轼《与滕达道书》之五十九:“甘子已拜赐矣,北方有干,幸示谕。”

《水浒传》第十四回:“﹝吴用﹞分付主人家道:‘学生来时,说道先生今日有干,权放一日假。’”

10.建立;求取。

元郑光祖《三战吕布》第三摺:“某乃李肃是也……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,每回临阵,无不干功。”

元关汉卿《金线池》第二摺:“不如及早上朝取应,干我自家功名去。”

元金仁杰《追韩信》第二摺:“干功名千难万难,求身仕两次三番。”

11.用处;效果。

《初刻拍桉惊奇》卷二九:“晓得没甚长筵广席,要做好官也没干,都把志气灰了。”

《二刻拍桉惊奇》卷十:“况且朱三是穷人,讨也没干。”

12.原为汉至南北朝时一种身分和地位低下的官吏,后变为供役使的奴僕。

《后汉书·栾巴传》:“四迁桂阳太守。以郡处南垂,不闲典训,为吏人定婚姻丧纪之礼,兴立学校,以奖进之。虽干吏卑末,皆课令习读。”

李贤注:“干,府吏之类也。

《晋令》诸郡国不满五千以下,置干吏二人。”

《晋书·良吏传·邓攸》:“攸至门,门干乃攸为郎时干。干侯勒和悦,致之。”

《宋书·沉演之传》:“勃弟统,大明中为着作佐郎。先是五省官所给干僮,不得杂役。

太祖世,坐以免官者前后百人。

统轻役过差,有司奏免。

世祖诏曰:自顷干僮多不祗给,主可量听行杖。得行干仗,自此始也。”

清黄轩祖《游梁琐记·内黄大盗》:“知内捕无用,令弟带干数辈,就陶家袭捕。”

13.南北朝时官员的一种俸禄。

《北史·段韶传》:“天统三年,除左丞相。四年,别封永昌郡公,食沧州干。”

《北齐书·王松年传》:“以本官加散骑常侍,食高邑县干。”按,因“干”可纳资代役,故南北朝时盛行“食干”之制。

14.干部的简称。

毛泽东《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》:“最重要的是,我们的军队受到了锻炼,兵勇,干智。”如:干群关係。

15.附在钟甬上衔旋的刻成兽形的纽。

《周礼·考工记·凫氏》:“锺县谓之旋,旋虫谓之干。”

王引之《经义述闻·周官下》:“旋虫谓之干者,衔旋之纽铸为兽形,居甬与旋之间而司管辖,故谓之干。干之为言犹管也。”

16.安。

《广雅·释诂》:“干,安也。”

17.同“榦”。榦,筑墙时竖在两旁之木。参见“干桢”。

II

gān

ㄍㄢ

〔《集韵》居寒切,平寒,见。〕

亦作“干”。

1.通“乾”。无水分或水分很少。与“湿”相对。

《列子·黄帝》:“足之所履,随风东西,犹木叶干壳。”

清沉涛《交翠轩笔记》卷三:“干,古干湿正字,通假作乾。

《列子·黄帝篇》‘木叶干壳’,张湛注(按,当作殷敬顺(《释文》):‘干音乾’,可证。”

2.用天干(即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)纪日的总称。

《后汉书·律曆志上》“记称大桡作甲子”刘昭注引《月令章句》:“﹝大桡﹞于是始作甲乙以名日,谓之干;作子丑以名月,谓之枝,枝干相配,以成六旬。”

III

hán

ㄏㄢˊ

〔《集韵》河干切,平寒,匣。〕

通“韩”。

井垣,井栏。

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出跳梁乎井干之上,入休乎缺甃之崖。”

陆德明释文:“司马云:井栏也。

褚诠之音《西京赋》作韩音。”

《汉书·郊祀志下》:“立神明台井干楼,高五十丈,辇道相属焉。”

颜师古注:“井干楼积木而高,为楼若井干之形也。井干者,井上木栏也……干或作韩,其义并同。”

唐刘方平《铜雀妓》诗:“泪痕霑井干,舞袖为谁长。”

IV

g·n

ㄍㄢˇ

〔《集韵》古旱切,上旱,见。〕

通“簳”。

小竹。

《文选·王褒〈洞箫赋〉》:“原夫箫干之所生兮,于江南之丘墟。”

李善注:“干,小竹。”

阅读:2083

●〖汉字〗幹(拼音版)

●〖汉字〗幹(繁體版)

⇚前一个汉字:幻

⇛后一个汉字:幸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