演迤
1.绵延不绝貌。
宋何薳《春渚纪闻·泖茆字异》:“春夏则荷蒲演迤,水风生凉。”
明蒋一葵《长安客话·大通桥》:“出崇文门二里许,有大通桥。水从玉河中出,波流演迤。”
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九:“此行获睹匡卢、罗浮之胜,巉岩演迤,雄丽奥曲。”
2.流布;流传。
《辽史·食货志下》:“圣宗凿大安山,取刘守光所藏钱,散诸五计司,兼铸太平钱,新旧互用。由是国家之钱,演迤域中。”
严复《论教育书》:“今求泰西二三千年孳乳演迤之学术,于三十年勤苦仅得之日本,虽其盛有译着,其名义可决其未安也,其考测可卜其未密也。”
3.谓文章气势流转绵长。
唐韩愈《蓝田县丞厅壁记》:“博陵崔斯立,种学绩文,以蓄其有,泓涵演迤,日大以肆。”
《明史·宋濂传》:“为文醇深演迤,与古作者并。”
阅读:140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