歇
歇字的笔画:13画;
xiē
ㄒ〡ㄝ
〔《广韵》许竭切,入月,晓。〕
1.停止;休息。
《说文·欠部》:“歇,息也。”
段玉裁注:“息者,鼻息也。息之义引伸为休息,故歇之义引伸为止歇。”
《文选·谢庄〈月赋〉》:“美人迈兮音尘阙,隔千里兮共明月。临风歎兮将焉歇,川路长兮不可越。”
吕向注:“临风歎息不止以思君子。”
前蜀韦庄《秦妇吟》:“路旁忽见如花人,独向绿杨阴下歇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十六回:“端的只是起五更,趁早凉便行,日中热时便歇。”
艾芜《暮夜行》:“你可以坐在这里歇一歇,让我先爬上去看看!”
2.宿;睡。
《水浒传》第四七回:“戴宗收了甲马,两个缓缓而行,到晚就投村店歇了。”
《说岳全传》第十九回:“昨日一则天晚,不能议事,故尔在北营歇了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八回:“待贾母歇了中觉,还要回去看戏。”
3.短暂时间。犹言一会儿。
元贯云石《清江引·惜别》曲:“小书生这歇儿难立马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二三回:“那武松尽平生神威,仗胸中武艺,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。”
夏丏尊叶圣陶《文心》十五:“乐华倚着栅栏……沉思了一歇。”
4.尽;消失。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齐国之政,将有所归,未获所归,难未歇也。”
杜预注:“歇,尽也。”
《楚辞·九章·悲回风》:“薠蘅藁而节离兮,芳以歇而不比。”
唐杜甫《谒先主庙》诗:“霸气西南歇,雄图历数屯。”
康有为《泛灕江到桂林》诗:“锦山带危石,两岸青未歇。”
5.散发;漏气。
南朝宋颜延之《和谢监灵运》:“芬馥歇兰若,清越夺琳珪。”
6.见“歇欻”。
7.量词。次。
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五:“送下阶来欲待别,又嘱付两三歇。”
8.通“猲”。参见“歇骄”。
阅读:133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