焙
焙字的笔画:12画;
bèi
ㄅㄟˋ
〔《集韵》蒲昧切,去队,并。〕
1.微火烘烤。
唐卢仝《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》诗:“摘鲜焙芳旋封裹,至精至好且不奢。”
明黄省曾《蚕经》:“其蚁初出也,以蔷薇之叶焙燥,操碎之,糁之蚁上。”
清孙枝蔚《家无言将归黄山劝其行三十二韵》:“自焙临泉茗,閒赊隔舍醪。”
周立波《调皮角色》:“杂货佬来了,有买有卖,收荒货,收鸡蛋,也要焙乾的鱼虾。”
2.特指焙茶的装置或场所。
唐陆羽《茶经·茶之具》:“焙,凿地深二尺,阔二尺五寸,长一丈,上作短牆,高二尺,泥之。”
宋蔡襄《茶录·味》:“茶味主于甘滑,惟北苑凤凰山连属诸焙所产者味佳。”
3.泛指烘物之具。
宋叶梦得《避暑录话》卷上:“衣未尝置于笼,为一大焙,方五六尺,设薰炉其下,常不绝烟。每解衣,投其间。”
阅读:137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学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