氣概

ok8.org > 詞典 > 氣概

(氣概,氣概)

1.氣節。

《魏書·李神傳》:“李神據危城,當大難,其氣概亦足稱焉。”

清戴名世《孑遺錄》:“典史張士節,秦人,性伉直,有氣概。”

2.氣魄。

元耶律楚材《繼孟雲卿韻》:“開基氣概鯨吞海,遁世生涯鼠飲河。”

明高攀龍《語》:“文公聖賢而豪傑者也,故雖以豪傑之氣概,終是聖賢真色。”

蕭三《血青》詩:“革命誌士氣概雄,寧為兒女愁!”

3.氣派;聲勢。

宋秦觀《新開湖送孫誠之有龍見於東北因成絕句》:“黃綬不為無氣概,蒼龍隨尾送行舟。”

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二:“起初進京時節,多虧他的幾萬本錢做樁,才做得開,成得這個大氣概。”

清沈元滄《涿州》詩:“風雲氣概樓桑裏,土壤膏腴督亢圖。”

柳青《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》:“啊呀!好大的氣概!這是一九五五年秋天中國的鄉村嗎?這是我住了三年的皇甫村嗎?我的祖國,你不是在前進,而是在飛奔!”

4.氣焰;威勢。

元無名氏《謝金吾》第一摺:“元來你倚著丈人行的氣概,就待欺負咱年華高邁。”

《紅樓夢》第七九回:“一月之中,﹝薛蟠、金桂﹞二人氣概都還相平;至兩月之後,便覺薛蟠的氣概漸次的低矮了下去。”

阅读:1332

●氣概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