丘墟
亦作“丘虛”。
1.廢墟,荒地。
《管子·八觀》:“眾散而不收,則國為丘墟。”
《史記·李斯列傳》:“紂殺親戚、不聽諫者,國為丘墟,遂危社稷。”
《後漢書·竇融傳》:“自兵起以來,轉相攻擊,城郭皆為丘墟,生人轉入溝壑。”
宋秦觀《代程給事乞祝聖表》:“樓觀宮室,化為丘墟。”
柯靈《香雪海·春節書紅》:“但這浮華富麗的城市已化為劫灰零落的丘墟。”
2.形容荒涼殘破。
漢桓寬《鹽鐵論·散不足》:“田野不辟,而飾亭落;邑居丘墟,而高其郭。”
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輕詆》:“遂使神州陸沈,百年丘墟,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。”
明沈鯨《雙珠記·吉筵敘故》:“兵荒極矣,城郭丘墟,靡有孑遺。”
章炳麟《討滿洲檄》:“遂啟蒙古宰割赤縣,則我中華始丘墟為亡國。”
3.山陵之地。
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下》:“且夫清道而後行,中路而馳,猶時有銜橛之變,況乎涉豐草,騁丘虛。”
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作“丘墳”。
《文選·王褒<洞簫賦>》:“原夫簫幹之所生兮,於江南之丘墟。”
李善註:“《丹陽記》曰‘江寧縣慈母山臨江生簫竹管’。
王褒賦雲‘於江南之丘墟’,即此處也。”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潁水》:“其地丘墟,井深數丈。”
4.泛指大地。
晉郭璞《井賦》:“獨星陳於丘墟兮,越百代而猶在。”
5.陵墓;墳墓。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濁漳水》:“中狀若丘墟,蓋遺囤故窖處也。”
宋陸遊《嘆老》詩:“朋儕什九墮丘墟,自笑身如脫網魚。”
6.堆壟不平貌。
7.形容狀貌魁偉。
北周庾信《周柱國大將軍長孫儉神道碑》:“公狀貌丘墟,風神磊落。”
8.中醫學名詞。針灸穴位名。
《醫宗金鑒·刺灸心法要訣·十二經表裏原絡總歌》:“膽原丘墟,肝蠡溝。”原註:“足少陽膽經病,可刺本經表之原穴,即丘墟穴也。”
《醫宗金鑒·膽經分寸歌》:“踝上三寸是懸鍾,丘墟踝前陷中取。”原註:“從懸鍾行外踝下,斜前陷中,丘墟穴也。”
阅读:171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