箕山之節

ok8.org > 成語大全 > 箕山之節

【成語】:箕山之節

【拼音】:jī shān zhī jié

【解釋】:箕山:古代傳說唐堯時的隱士許由、巢父隱居的地方。節:名節,節操。指歸隱保全節操。舊時用以稱譽不願在亂世做官的人。亦作“箕山之誌”、“箕山之操”。

【出處】:《呂氏春秋·求人》:“昔堯朝許由於沛澤之中,曰:‘……請屬天下於夫子。’許由辭曰:‘為天下之不治與?而既已治矣。自為與?啁噍巢於林,不過一枝;偃鼠飲於河,不過滿腹。歸已君乎!惡用天下?’遂之箕山之下,穎水之陽,耕而食,終身無經天下之色。”

【示例】:堯舜在上,下有巢由,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,小臣欲守~也。 ★《漢書·鮑宣傳

【近義詞】:箕山之操、箕山之誌

【反義詞】:

【語法】:作賓語;用於人的節操

【成語故事】:西漢末年小有才氣的薛方一度擔任郡椽祭酒,朝廷多次想起用他,他都不願離開。後來,王莽用豪華大車標準去迎接薛方。薛方客氣地謝絕使者說:“堯舜在上,下有巢由,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,小臣欲守箕山之節也。”

(箕山之節,箕山之節)

呂氏春秋·求人》:“昔堯朝許由於沛澤之中,曰:‘……請屬天下於夫子。’許由辭曰:‘為天下之不治與?而既已治矣。自為與?啁譙巢於林,不過一枝;偃鼠飲於河,不過滿腹。歸已君乎!惡用天下?’遂之箕山之下,潁水之陽,耕而食,終身無經天下之色。”後因“箕山之節”謂隱居不仕的節操。

《漢書·鮑宣傳》:“堯舜在上,下有巢由,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,小臣欲守箕山之節也。”亦作“箕山之操”、“箕山之誌”。

後漢書·趙岐傳》:“大丈夫生世,遯無箕山之操,仕無伊呂之勳,天不我與,復何言哉!”三國魏曹丕《與吳質書》:“偉長獨懷文抱質,恬淡寡欲,有箕山之誌,可謂彬彬君子者矣。”

《晉書·向秀傳》:“文帝問曰:‘聞有箕山之誌,何以在此?’秀曰:‘以為巢許狷介之士,未達堯心,豈足多慕。’帝甚悅。”

阅读:2090

●箕山之節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