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同
1.隨聲附和。
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毋勦說,毋雷同。”
鄭玄註:“雷之發聲,物無不同時應者;人之言當各由己,不當然也。”
《後漢書·桓譚傳》:“略雷同之俗語,詳通人之雅謀。”
李賢註:“雷之發聲,眾物同應,俗人無是非之心,出言同者謂之雷同。”
唐杜甫《前出塞》詩之九:“眾人貴茍得,欲語羞雷同。”
2.泛指相同。
清錢泳《履園叢話·藝能·營造》:“造屋之工,當以揚州為第一,如作文之有變換,無雷同。”
馮驥才《雕花煙鬥·畫家》:“而唐先生的煙鬥,造型、圖紋、形象、制法,乃至風格,無一雷同。”
阅读:119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