斿
斿字的筆畫:9畫;
I
liú
ㄌ〡ㄡˊ
〔《集韻》力求切,平尤,來。〕
同“旒”。
1.古代旌旗下垂的飄帶等飾物。
《周禮·春官·巾車》:“建太常十有二斿。”
鄭玄註:“太常,九旗之畫日月者,正幅為縿,斿則屬焉。”
南朝宋顏延之《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遊曲阿後湖作》詩:“彫雲麗琁蓋,祥飆被綵斿。”
《新唐書·南蠻傳上·南詔上》:“王出,建八旗,紫若青,白斿。”
明朱鼎《玉鏡臺記·石勒起兵》:“秉握乾符起遠陲,帳前初建九斿旗。”
2.泛指旌旗。參見“旌斿”。
3.冕前後懸垂的玉串。
《周禮·夏官·弁師》:“繅斿皆就,玉瑱玉笄。”
孫詒讓正義:“斿,正字當作‘旒’。
《說文·玉部》雲:‘旒,垂玉也。冕飾。’經典皆假‘旌旗流’之‘遊’為之。‘遊’又省作‘斿’。或作‘旒’者,‘斿’之俗也。”
II
yóu
〡ㄡˊ
〔《廣韻》以周切,平尤,以。〕
遊,遨遊。
《漢書·禮樂誌》:“泛泛滇滇從高斿,殷勤此路臚所求。”
阅读:1055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