驚魂動魄
【成語】:驚魂動魄
【拼音】:jīng hún dòng pò
【解釋】:形容十分恐懼。
【出處】:清·陳確《示兒帖》:“《易》曰:‘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……罪大而不可解。’每讀《易》至此,未嘗不驚魂動魄,心膽墮地也。”
【示例】:清·李百川《綠野仙蹤》第72回:“眾妖婦久知冷於冰名姓,聽了這三個字,無不~。”
【近義詞】:驚心動魄
【反義詞】: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;指恐懼
同“驚魂喪魄”。
清陳確《示兒帖》:“《易》曰:‘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,以小惡無傷而弗去也,故惡積而不可掩,罪大而不可解。’每讀《易》至此,未嘗不驚魂動魄,心膽墮地也。”
《老殘遊記》第十六回:“夾棍拶子望堂上一摔,驚魂動魄價響。”
阅读:132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