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道

道字的筆畫:12畫;

I

dào

ㄉㄠˋ

〔《廣韻》徒皓切,上皓,定。〕

1.道路。

《詩·小雅·大東》:“周道如砥,其直如矢。”

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:“會天大雨,道不通。”

唐韓愈《和李司勛過連昌宮》:“夾道疏槐出老根,高甍巨桷壓山原。”

清邵岷《將之成都》詩:“行行穿鳥道,寸寸斷猿腸。”

2.水流通行的途徑。

《左傳·昭公十三年》:“晉侯會吳子於良,水道不可,吳子辭乃還。”

孔穎達疏:“謂水路不通。”

《史記·河渠書》:“延道弛兮離常流,蛟龍騁兮方遠遊。”

司馬貞索隱:“言河之決,由其源道延長弛溢,故使其道皆離常流。”

宋蘇轍《乞罷修河司劄子》:“臣伏見大河北流,經今十年,已成河道。”

《紅樓夢》第一一八回:“遇著班師的兵將船隻過境,河道擁擠,不能速行。”

3.泛指各種通路。

《管子·君臣下》:“四肢六道,身之體也。”

尹知章註:“六道謂上有四竅,下有二竅也。”

4.行程;路程。

《孫子·軍爭》:“日夜不處,倍道兼行。”

《三國誌·吳誌·魯肅傳》:“到夏口,聞曹公已向荊州,晨夜兼道。”

《說嶽全傳》第二二回:“迎二帝於沙漠,救生民於塗炭。爾其倍道兼進,以慰朕懷。”

5.取道;經過。

《史記·魏世家》:“若道河內,倍鄴、朝歌,絕漳滏水,與趙兵決於邯鄲之郊。”

《新唐書·逆臣傳下·黃巢》:“吾道淮南,逐高駢如鼠走穴,爾無拒我!”宋文天祥《〈指南錄〉後序》:“道海安、如臯,凡三百裏,北與寇往來其間,無日而非可死。”

6.古代棋局上的格道。

《史記·吳王濞列傳》:“吳太子入見,得侍皇太子飲博……博,爭道,不恭,皇太子引博局提吳太子,殺之。”

7.圍棋局上下子的交叉點。

《三國誌·魏誌·王粲傳》:“觀人圍棋,局壞,粲為覆之。棋者不信,以帊蓋局,使更以他局為之。用相比校,不誤一道。”

《北齊書·河南康舒王孝瑜傳》:“﹝孝瑜﹞讀書敏速,十行俱下,覆棋不失一道。”

8.線條。

《花城》1981年第2期:“紙上的鋼筆字被淚水沖出了藍道道。”

《人民文學》1981年第8期:“瞅,這東西不爭氣,畫不出道兒。”

9.方向;方位。

《史記·遊俠列傳》:“北道姚氏,西道諸杜,有道仇景,東道趙他、羽公子……此皆鄉者朱家之羞也。”

司馬貞索隱引蘇林曰:“道,猶方也。”

唐柳宗元《鈷鉧潭西小丘記》:“得西山後八日,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,又得鈷鉧潭。”

清顧炎武《過李子德》詩之四:“擬蔔南山宅,先尋北道鄰。”

王蘧常輯註:“富平在華陰之西北,故雲‘北道鄰’。”

10.種類;門類。

《禮記·檀弓上》:“且臣聞之,哭有二道:有愛而哭之,有畏而哭之。”
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劉姓》:“吏曰:‘非此,則今日命當絕,宜墮畜生道。’”魯迅《且介亭雜文末編·死》:“既然相信輪回,那就說不定來生會墮入更窮苦的景況,或者簡直是畜生道。”

11.輩分;行輩。

《儀禮·喪服》:“其夫屬乎父道者,妻皆母道也;其夫屬乎子道者,妻皆婦道也。”

鄭玄註:“道,猶行也。”

唐羅隱《謁文宣王廟》詩:“儻使小儒名稍立,豈教吾道受棲遲?”明徐渭《徐濟之攜新婦侍親揚州》詩:“華堂一入姑親道,新婦揚州芍藥紅。”

12.方法;途徑。

《商君書·更法》:“治世不一道,便國不必法古。”

宋王得臣《麈史·治家》:“潞州有一農夫,五世同居,太宗討並州,過其舍,召其長,訊之曰:‘若何道而至此。’其長對曰:‘臣無他,惟忍耳。’太宗以為然。”

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雲夢公主》:“女曰:‘君暫釋手。今有兩道,請君擇之。’”魯迅《偽自由書·航空救國三願》:“據煙草公司說,則就是吸吸馬占山將軍牌香煙,也未始非救國之一道雲。”

13.技藝;技術。

《周禮·春官·大司樂》:“凡有道者,有德者,使教焉。”

鄭玄註:“道,多才藝。”

《南史·齊江夏王鋒傳》:“江夏王有才行,亦善能匿跡,以琴道授羊景之,景之著名。”

清顧炎武《與弟大雲書》:“吾雖飄零異地,而文章一道,頗為當世所推。”

陳毅《題〈圍棋名譜精選〉》詩:“棋雖小道,品德最尊。”

14.宇宙萬物的本原、本體。

《易·繫辭上》:“一陰一陽之謂道。”

韓康伯註:“道者,何無之稱也,無不通也,無不由也,況之曰道。”

《老子》: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……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,強為之名曰大。”

《韓非子·解老》:“道者,萬物之所然者,萬理之所稽也。”

15.事理;規律。

《易·說卦》:“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,立地之道曰柔與剛,立人之道曰仁與義。”

《鄧析子·無厚》:“夫舟浮於水,車轉於陸,此自然道也。”

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種穀》:“順天時,量地利,則用力少而成功多。任情返道,勞而無獲。”

16.政治主張或思想體系。

《論語·衛靈公》:“道不同,不相為謀。”

唐劉禹錫《學阮公體》詩之一:“少年負誌氣,信道不從時。”

魯迅《〈偽自由書〉後記》:“聽說青島也是好地方,但這是梁實秋教授傳道的聖境。”

17.好的政治局面或政治措施。

《左傳·成公十二年》:“天下有道,則公侯能為民幹城,而制其腹心,亂則反之。”

《史記·仲尼弟子列傳》:“子思問恥。

孔子曰:‘國有道,穀。國無道,穀,恥也。’”裴駰集解引孔安國曰:“穀,祿也。邦有道,當食祿。”

唐李商隱《水齋》詩:“多病欣依有道邦,南塘晏起想秋江。”

18.道德;道義。

《左傳·桓公六年》:“所謂道,忠於民而信於神也。”

《孟子·公孫醜下》: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”

唐韓愈《送何堅序》:“吾聞鳥有鳳者,恒出於有道之國。”

19.祭名。古代諸侯外出時先祭路神。

《禮記·曾子問》:“道而出。”

孫希旦集解:“道,祭行道之神於國城之外也。”

《漢書·劉屈氂傳》:“貳師將軍李廣利將兵出擊匈奴,丞相為祖道,送至渭橋。”

20.指道家學派。

《漢書·藝文誌》:“右道三十七家,九百九十三篇。”

21.仙術;方術。

《漢書·張良傳》:“乃學道,欲輕舉。”

顏師古註:“道,謂仙道。”

唐谷神子《博異誌·許建宗》:“還古意建宗得道者,遂求之。”

明宋濂《寧公碑銘》:“廣德大旱,師徇鄉民之求,結壇誦咒。焚咒未終,大雨如瀉,歲乃登。眾愈知師有道,不容其還。”

22.指道教或道士。

前蜀韋莊《婺州和陸諫議將赴闕懷陽羨山居》詩:“道開燒藥鼎,僧寄臥雲衣。”

明陶宗儀《輟耕錄·三教》:“上問曰:‘三教何者為貴?’對曰:‘釋如黃金,道如白璧,儒如五穀。’”魯迅《吶喊·風波》:“從前是絹光烏黑的辮子,現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。”參見“道書”。

23.指佛教或佛教徒。

《魏書·釋老誌》:“諸服其道者,則剃落鬚髮,釋累辭家……總謂之僧。”

唐劉禹錫《袁州萍鄉縣楊岐山故廣禪師碑》:“禪師諱乘廣……七歲尚儒,以俎豆為戲;十三慕道,遵壞削之儀。”

清王士禛《池北偶談·談異六·放生池》:“老僧忽雲,貧道有一法寶,藏之久矣,今贈居士。視之,即王文正公金書《法華經》也。”

24.指某些會道門組織。

周立波《諸葛亮會》:“咱們得時刻留心,抓了之些,說不定還有。碰到形跡可疑的人,得趕緊報告。他們鬧一貫道,什麽道門的,都是遮眼法。”

25.遵行;實行。

《管子·任法》:“法不一,則有國者不祥;民不道法,則不祥。”

《荀子·王霸》:“不可不善為擇道然後道之,塗薉則塞。”

王念孫《讀書雜誌·荀子四》:“道之,行之也。”

26.正直。

《荀子·不茍》:“君子大心則敬天而道,小心則畏義而節。”

梁啟雄釋引《爾雅·釋詁》:“道,直也。”

漢劉向《說苑·修文》:“樂之動於內,使人易道而好良。”參閱清王引之《經義述聞·爾雅上》。

27.說;講述。

《詩·鄘風·墻有茨》:“中冓之言,不可道也。”

唐劉禹錫《竹枝詞》之一:“東邊日出西邊雨,道是無情還有晴。”

《紅樓夢》第十回:“次日午間,人回道:‘請的那張先生來了。’”郭沫若《瓶》詩之二八:“你假如遇著我那姑娘,你請道我呀平安無恙。”

28.知道;覺得。

南朝梁吳均《詠雪》:“零淚無人道,相思空何益。”

唐李白《幽州胡馬客歌》:“雖居燕支山,不道朔雪寒。”

清納蘭性德《采桑子》詞:“而今才道當時錯,心緒淒迷。”

29.料想;以為。

唐杜甫《承聞河北諸道節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》:“不道諸公無表來,茫茫庶事遣人猜。”

明湯顯祖《南柯記·拜郡》:“俺的爹,相去十七八年,隻道故了。”

《紅樓夢》第一一六回:“眾人都見他忽笑忽悲,也不解是何意,隻道是他的舊病。”

30.是。

唐白居易《南湖早春》詩:“不道江南春不好,年年衰病減心情。”

元關漢卿《竇娥冤》第四摺:“便萬剮了喬才,還道報冤讎不暢懷。”

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三八:“你在那裏來?可不道逃走了?”

31.倒,反到。

元關漢卿《望江亭》第一摺:“則你那觀名兒喚做清安,你道是蜂媒蝶使從來慣。”

元李好古《張生煮海》第三摺:“你窮則窮,道與他門戶輝光。”

32.用同“到”。

宋辛棄疾《昭君怨》詞:“落葉西風時候,人共青山都瘦。說道夢陽臺,幾曾來?”

33.相當於“看”、“見”。

元無名氏《鴛鴦被》第三摺:“我道小娘子註中模樣,不是受貧的,為甚麽在這酒店中替他賣酒。”

明湯顯祖《邯鄲記·合仙》:“幸直著小二店乾坤逆旅,過去了八十載人我是非。掙醒來端然一夢,道人間飯熟多時。”

34.助詞。相當於“得”。

唐白居易《和高僕射》:“鞍轡鬧裝光滿馬,何人信道是書生?”元本高明《琵琶記·五娘葬公婆》:“怨苦知多少,兩三人隻道同做餓莩。”

35.助詞。用在句首或句中,無實義。

元孫仲章《勘頭巾》第三摺:“[正末雲]你真個不曾說甚麽,不曾見人?[醜雲]道我不曾說,也不曾見人。”

元鄭廷玉《看錢奴》第一摺:“問甚麽先達,那肯道攀鞍下馬,直將窮民來傲慢殺。”

36.名詞後綴。

金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三:“沈郎腰道,與絳絛兒廝稱。”

元王嘉甫《八聲甘州》套曲:“窄弓弓撇道,溜刀刀淥老,稱霞腮一點珠櫻小。”

茹誌鵑《高高的白楊樹·如願》:“唉!還小組長呢!幹起來到底沒你們年青人勁道足了。”

37.量詞。用於條形物。

唐杜甫《佐還山後寄》詩之三:“幾道泉澆圃,交橫落幔坡。”
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六回:“隻見斜刺裏一道白光兒,閃爍爍從半空裏撲了來。”

韓藹麗《眸子》:“那柔嫩的眼皮上,新添了兩道疤痕。”

38.量詞。用於門、墻等。

《晉書·石勒載記上》:“速鑿北壘,為突門二十餘道。”

唐杜寶《大業雜記》:“﹝渠﹞上有通仙橋五道,時人亦謂之五橋。”

巴金《家》十:“他進了一道月洞門。”

39.量詞。用於題目、文書等。

《新唐書·選舉誌上》:“進士試詩賦及時務策五道,明經策三道。”

明宋濂《題宋熙陵禦書後》:“宋熙陵禦劄,前一道凡二十九字……後一道凡六十九字。”

鐵凝《沒有紐扣的紅襯衫》九:“離交卷還有十五分鐘……做完這道大題,起碼得用二十分鐘,怎麽辦?”

40.量詞。用於景物,猶片。

唐歐陽詹《小苑春望宮池柳色》詩:“媚作千門秀,連為一道春。”

唐杜牧《汴人舟行答張祜》詩:“春風野岸名花發,一道帆檣畫柳煙。”

41.量詞。用於反覆出現的事情,猶次、遍。

《鏡花緣》第七八回:“丫鬟送了酒,上了幾道菜。”

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漆棺材的時候,老太爺挑那個,選這個,非漆上三五十道不可。”

《人民日報》1953.12.5:“到了薅頭道田時,他施了五斤石膏,薅二道時,又追了十斤硫酸錏。”

42.古代行政區劃名。

漢代在少數民族聚居區所設的縣。

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檄到,亟下縣道,使鹹知陛下之意,唯毋忽也。”

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列侯所食縣曰國,皇太後、皇後、公主所食曰邑,有蠻夷曰道。”

43.古代行政區劃名。

唐初分全國為十道,後增為十五道。

《新唐書·地理誌一》:“太宗元年,始命併省,又因山川形便,分天下為十道……開元二十一年,又因十道分山南、江南為東西道,增置黔中道及京畿、都畿,置十五採訪使。”

44.古代行政區劃名。

清代在省級設有主管專職的道,並在省與州、府之間設分守道。道設道員。

《清史稿·職官誌三》:“道員。糧道。海關道。巡警道。勸業道。分守道:山東濟東泰武臨道,山西雁平道……各掌分守、分巡,及河、糧、鹽、茶,或兼水利、驛傳,或兼關務、屯田。”

45.古代行政區劃名。

民國初年亦曾將一省劃分為若工道。

《紅色歌謠·紅軍十大紀律歌》:“外國占了中國多少道,鐵路礦山一律占完了。”

46.春秋時國名。在今河南省確山縣附近。

《左傳·僖公五年》:“於是江、黃、道、柏方睦於齊,皆弦姻也。”

杜預註:“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。”

楊伯峻註:“道,國名,其故城當在今河南省確山縣北,或雲在息縣西南。”

47.通“首”。頭;起始。

《逸周書·芮良夫》:“予小臣良夫稽道謀告。”

王念孫《讀書雜誌·逸周書四》:“稽道即稽首也。道從首聲,故與首字通用。”

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群臣誦功,本原事跡,追首高明。”

司馬貞索隱:“今檢《會稽刻石》文‘首’字作‘道’,雅符人情也。”

48.姓。

戰國時秦有道穴。見《韓非子·外儲說右上》。

II

d·o

ㄉㄠˇ

〔《集韻》大到切,去號,定。〕

1.疏通。

《書·禹貢》:“九河既道,雷夏既澤,灉沮會同。”

孔穎達疏引李巡曰:“禹疏九河。”

《左傳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大決所犯,傷人必多,吾不克救也。不如小決使道。”

杜預註:“道,通也。”

《漢書·溝洫誌》:“故道河自積石,歷龍門,南到華陰。”

顏師古註:“從積石山而治引之令通流也。道,讀曰導。”

2.先導;引導。

《左傳·隱公五年》:“請君釋憾於宋,敝邑為道。”

陸德明釋文:“道音導,本亦作導。”

《楚辭·離騷》:“乘騏驥以馳騁兮,來吾道夫先路。”

王逸註:“言己如得任用,將驅先行,願來隨我,遂為君導入聖王之道也。”

3.開導;教導。

《莊子·田子方》:“其諫我也似子,其道我也似父。”

成玄英疏:“訓導我也似父之教子。”

陸德明釋文:“道,音導。”

《荀子·儒效》:“上則能大其所隆,下則能開道不己若者。”

4.治理。

《論語·學而》:“道千乘之國,敬事而信,節用而愛人,使民以時。”

何晏集解引包鹹曰:“道,治也。”

5.諂媚。參見“道言”、“道諛”。

6.介詞。從;由。

《管子·禁藏》:“故凡治亂之情,皆道上始。”

尹知章註:“道,從也。”

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“太尉周勃道太原入,定代地。”

裴駰集解引韋昭曰:“道,猶從。”

清唐甄《潛書·五形》:“張獻忠數十萬之眾……將道達而西。”

7.通“蹈”。赴。

《列子·黃帝》:“呂梁懸水三十仞,流沫三十裏,黿鼉魚鱉所不能遊。向吾見子道之,以為有苦而欲死者。”

張湛註:“道,當為蹈。”

阅读:5384

●道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