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呴

呴字的筆畫:8畫;

I

ㄒㄩˇ

〔《廣韻》香句切,去遇,曉。〕

〔《集韻》火羽切,上噳,曉。〕

1.噓氣,哈氣。

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泉涸,魚相與處於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。”

成玄英疏:“於是吐沫相濡,呴氣相濕。”因引申為滋養化育。

《淮南子·俶真訓》:“道之所施也,夫天之所覆,地之所載,六合所包,陰陽所呴,雨露所濡……此皆生一父母而閱一和也。”

清魏源《陝西嚴公神道碑銘》:“以覆以呴,以起秦庶,於溝於路。”亦指吸氣。

《莊子·刻意》:“吹呴呼吸,吐故納新……為壽而已矣。”

成玄英疏:“吹,冷呼而吐故;呴,暖吸而納新。”

2.和悅。參見“呴呴”、“呴俞”。

II

h·u

ㄏㄡˇ

〔《廣韻》呼後切,上厚,曉。〕

1.吼叫。

漢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五行順逆》:“水為民害,咎及介蟲,則龜深藏,黿鼉呴。”

《後漢書·五行誌三》:“建安七八年中,長沙醴陵縣有大山,常大鳴,如牛呴聲。”

2.指轟鳴,發出巨響。

《文選·郭璞〈江賦〉》:“圓淵九回以懸騰,溢流雷呴而電激。”

李善註引《聲類》:“呴,嗥也。”

《北齊書·文苑傳·顏之推》:“冰夷風薄而雷呴,陽侯山載而谷沈。”

III

gòu

ㄍㄡˋ

〔《集韻》居候切,去候,見。〕

1.野雞鳴叫。

《大戴禮記·夏小正》:“雷則雉震呴,相識以雷。”

《史記·殷本紀》:“有飛雉登鼎耳而呴。”

張守節正義:“呴,雉鳴也。”

《淮南子·要略》:“﹝齊景公﹞族鑄大鐘,撞之庭下,郊雉皆呴。”

高誘註:“大鐘聲似雷震,雉應而呴鳴也。”

2.泛指鳥鳴聲。參見“呴呴”。

IV

gōu

ㄍㄡ

〔《集韻》居侯切,平侯,見。〕

見“呴犁湖”。

阅读:1249

●呴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