爭
簡體爭字的筆畫:6畫;繁體爭字筆畫:8畫。
(爭,爭)
I
zhēng
ㄓㄥ
1.爭奪;奪取。
《左傳·隱公十一年》:“公孫閼與潁考叔爭車。”
《楚辭·蔔居》:“寧與黃鵠比翼乎,將與雞鶩爭食乎?”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後娶》:“前夫之孤,不敢與我子爭家。”
《三國演義》第三八回:“南荊之地,操所必爭也。”
巴金《家》十二:“我們是青年,不是畸人,不是愚人,應當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!”
2.爭鬥;對抗。
《詩·大雅·江漢》:“時靡有爭,王心載寧。”
陸德明釋文:“爭,爭鬥之爭。”
漢班固《答賓戲》:“七雄虓闞,分裂諸夏,龍戰虎爭。”
《三國演義》第十五回:“屈身守分,以待天時,不可與命爭也。”
3.競爭;較量。
《莊子·德充符》:“子既若是矣,猶與堯爭善。”
《荀子·堯問》:“君子力如牛,不與牛爭力。”
南朝宋鮑照《登大雷岸與妹書》:“南則積山萬狀,負氣爭高。”
宋曾鞏《泝河》詩:“客舟泝河西北行,日夜似與河流爭.”李劼人《大波》第一部第一章:“輪船具備了這種非凡力量,才能夠同那一瀉千裏、連屋大石頭都能沖走的激流爭個進退。”
4.計較。
《水滸傳》第五回:“師父聽說,我家時常齋僧布施,那爭師父一箇?”
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二:“公子即便如數發銀,隻要買得來,不爭價錢多少。”
5.競相;搶先。
《左傳·桓公十二年》:“絞人爭出,驅楚役徒於山中。”
漢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軍士無不起,躬自流涕,沫血飲泣,更張空拳,冒白刃,北向爭死敵者。”
唐杜甫《洗兵馬》詩:“寸地尺天皆入貢,奇祥異瑞爭來送。”
《三國演義》第十三回:“樂軍見衣服滿地,爭往取之,隊伍盡失。”
葛洛《社娃》:“他代表八隊在施工中處處爭挑重擔,實心實意地同兄弟隊搞好協作。”
6.辯論;爭論。
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有分有辯,有競有爭。”
郭象註:“並逐曰競,對辯曰爭。”
成玄英疏:“並逐勝負,對辯是非也。”
唐韓愈《董府君墓誌銘》:“﹝董溪﹞日伏階下與大尹爭是非。”
7.形容辯論激烈。
漢王充《論衡·自紀》:“其文盛,其辯爭,浮華虛偽之語,莫不澄定。”
8.猶賭。
晉幹寶《搜神記》卷十:“謝忽夢郭與人於浙江上爭樗蒲錢。”
9.相差;不夠。
唐杜荀鶴《自遣》詩:“百年身後一丘土,貧富高低爭幾多?”宋方嶽《滿庭芳》詞:“笑鱸魚雖好,風味爭些。”
《三國演義》第二十回:“操與天子並馬而行,隻爭一馬頭。”
周立波《山鄉巨變》上一:“有一年,我到華容去作田,收了一個飽世界,隻差一點,要做富農了,又有一回,隻爭一點,成了地主。”
10.欠。
巴金《兄與弟》:“你爭我錢不還,我才搶去押的。”
11.猶怎。
唐白居易《題峽中石上》詩:“誠知老去風情少,見此爭無一句詩?”元鄭光祖《王粲登樓》第一摺:“楚天闊,爭如蜀道難?”清納蘭性德《秋千索·淥水亭春望》詞:“藥闌攜手銷魂侶,爭不記看承人處?”趙樸初《滿庭芳》詞之一:“帝國宮爭比得人民殿?”
12.猶隻。
元關漢卿《玉鏡臺》第三摺:“你少年心想念著風流配,我老則老爭多的幾歲?”
13.方言。搶時間。
柳青《創業史》第一部第五章:“嘿!小夥子真爭!啥事這麽急?”柳青《創業史》第二部第三章:“你倆個真爭!黑夜散了會,啥時分了。”
II
zhèng
ㄓㄥˋ
1.通“諍”。諍諫;規勸。
《莊子·至樂》:“故夫子胥爭之以殘其形;不爭,名亦不成。”
成玄英疏:“子胥忠諫,以遭殘戮。”
《漢書·張良傳》:“上欲廢太子,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。大臣多爭,未能得堅決也。”
唐韓愈《順宗實錄四》:“﹝陸贄﹞不敢自愛,事之不可者,皆爭之。”
2.通“掙”。
《敦煌曲子詞·竹枝子》:“儻若有意嫁潘郎,休遣潘郎爭斷腸。”
阅读:1050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