靡
靡字的筆畫:19畫;
I
m·
ㄇ〡ˇ
〔《廣韻》文彼切,上紙,明。〕
1.披靡,倒下。
《左傳·莊公十年》:“吾視其轍亂,望其旗靡。”
晉潘嶽《閑居賦》:“訓若風行,應如草靡。”
唐王維《送友人歸山歌》之二:“水驚波兮翠菅靡,白鷺忽兮翻飛。”
2.指後退,倒退。
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左右欲刃相如,相如張目叱之,左右皆靡。”
3.親順;順服。
《莊子·人間世》:“凡交,近則必相靡以信。”
王先謙集解引宣穎曰:“相親順以信行。”
《文選·班固〈西都賦〉》:“靡微風,淡淡浮。”
呂向註:“靡,隨也。”
4.衰弱,不振。
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為秦開地益眾,北靡匈奴,據河為塞,因山為固,逮榆中。作《蒙恬列傳》第二十八。”
葉聖陶《鄰舍吳先生》:“其俗柔靡,人輕節義。”
5.華麗,精美。
《莊子·天下》:“道術將為天下裂,不侈於後世,不靡於萬物。”
成玄英疏:“靡,麗也。”
《文選·陸機〈文賦〉》:“或寄辭於瘁音,言徒靡而弗華。”
李善註:“薛君《韓詩章句》曰:‘靡,好也。’”
6.細緻;細密。
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:“主好宮室,則工匠巧;主好文采,則女工靡。”
《韓非子·解老》:“凡理者,方圓、麤靡、堅脆之分也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體性》:“孟堅雅懿,故裁密而思靡。”
7.非,錯誤。
《韓非子·內儲說下》:“敵之所務,在淫察而就靡。”
王先慎集解:“淫,亂也;靡,非也。人主之察既亂,則舉事皆非。”
8.開始,發端。
明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·史書占畢一·內篇》:“《尚書·秦誓》,錄自新也,而以為周曆之終,是《尚書》者讖緯之靡也;《春秋》獲麟,傷吾道也,而以為素王之瑞,是《春秋》者符籙之首也。說經者胡可以弗慎也。”
9.沖蕩,漂蕩。
清李鄴嗣《集世說詩》之十三:“解維輒偃臥,輕舟任波靡。所過村落間,吾乃不覺耳。”參見“靡蓱”。
10.無,沒有。
《詩·邶風·泉水》:“有懷於衛,靡日不思。”
鄭玄箋:“靡,無也。”
晉陶潛《桃花源詩》:“春蠶收長絲,秋熟靡王稅。”
宋沈括《〈夢溪筆談〉自序》:“下至閭巷之言,靡所不有。”
郭沫若《懷念董老》詩:“革命功高譽未過,九旬壽考靡蹉跎。”
11.副詞。不;沒。表示否定。
《詩·衛風·氓》:“三歲為婦,靡室勞矣。”
朱熹集傳:“靡,不。言我三歲為婦,盡心竭力,不以室家之務為勞。”
《史記·遊俠列傳》:“古布衣之俠,靡得而聞已。”
唐韓愈《為韋相公讓官表》:“承命震駭,心神靡寧。”
葉聖陶《窮愁》:“久則數載,暫亦匝月,靡可期也。”
12.通“磨”。
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與物相刃相靡。”
13.通“摩”。摩擦;接觸。
《莊子·馬蹄》:“喜則交頸相靡。”
郭慶藩集釋:“靡,古字讀摩,故與摩通。”
漢桓寬《鹽鐵論·論菑》:“刑者肩靡於道。”
14.通“摩”。研磨;切磋。
《管子·七法》:“漸也,順也,靡也,久也,服也,習也,謂之化。”
《荀子·性惡》:“身日進於仁義而不自知也者,靡使然也。”
梁啟雄釋:“靡借為摩……相切磋也。”
15.引申為潛移默化,沾染。
《漢書·淮南厲王劉長衡山王劉賜等傳贊》:“此非獨王也,亦其俗薄,臣下漸靡使然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時序》:“然中興之後,群才稍改前轍,華實所附,斟酌經辭,蓋歷政講聚,故漸靡儒風者也。”
唐張說《奉和聖制爰因巡省途次舊居應制》:“武威稜外域,文教靡中區。”
16.通“湄”。水邊。
《文選·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》:“明月珠子,的皪江靡。”
李善註引應劭曰:“靡,邊也。”
17.通“為”。行為,作為。
漢揚雄《法言·淵騫》:“軻為丹奉於期之首、燕督亢之圖,入不測之秦,實刺客之靡也。”
俞樾《諸子平議·揚子法言二》:“‘靡’與‘為’古音相近,故《廣雅·釋詁》曰:‘靡,為也。’”晉左思《吳都賦》:“其鄰則有任俠之靡。”
明謝肇淛《五雜俎·人部四》:“彼一丈青、陳碩真等,雖盜賊之靡,實一時之雄也。”
18.古邑名。
《逸周書·世俘》:“侯來命伐靡,集於陳。”
孔晁註:“靡、陳、紂二邑也。”一說,為商世侯伯之國。見宋羅泌《路史·國名紀己》。
II
mí
ㄇ〡ˊ
〔《集韻》忙皮切,平支,明。〕
1.共,共有。
《易·繫辭上》:“我有好爵,吾與爾靡之。”
高亨註:“靡,共也。”參見“靡角”。
2.散,分散。
《墨子·尚同中》:“靡分天下,設以為萬國諸侯。”
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:“宇宙生氣,氣有涯垠。清陽者,薄靡而為天;重濁者,凝滯而為地。”
3.損壞。
《詩·周頌·烈文》:“無封靡於爾邦。”
馬瑞辰通釋:“‘無封靡於爾邦’,猶雲無大損壞於爾邦也。”
《國語·越語下》:“王若行之,將妨於國家,靡王躬身。”
韋昭註:“靡,損也。”
漢劉向《說苑·正諫》:“泰山之溜穿石,引繩久之,乃以挈木。水非石之鑽,繩非木之鋸也,而漸靡使之然。”
4.毀滅;消滅。
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利夫秋豪,害靡國家。”
王先謙集解引王念孫曰:“靡者,滅也。言利不過秋豪,而害乃至於滅國家也。”
《戰國策·秦策五》:“四國為一,將以圖秦,寡人屈於內,而百姓靡於外,為之奈何?”漢東方朔《答客難》:“繇是觀之,譬猶鼱鼩之襲狗,孤豚之咋虎,至則靡耳,何功之有?”
5.耗費,浪費。
《墨子·節葬下》:“此為輟民之事,靡民之財。”
《戰國策·楚策四》:“專淫逸侈靡,不顧國政。”
漢賈誼《新書·道術》:“費弗過適謂之節,反節為靡。”
唐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猶且月費俸錢,歲靡廩粟。”
6.糜爛,腐爛。
《莊子·胠篋》:“昔者龍逢斬,比幹剖,萇弘胣,子胥靡。”
成玄英疏:“靡,爛也,碎也。”
《漢書·廣川惠王劉越傳》:“﹝昭信﹞與去共支解(望卿),置大鑊中,取桃灰毒葯並煮之。召諸姬皆臨觀,連日夜靡盡。”
7.指鳳死。
《禽經》:“鳳靡鸞吪,百鳥瘞之。”
張華註:“鳳死曰靡,鸞死曰吪。”
康有為《將去日本示從亡諸子》詩:“鳳靡鸞吪歷幾時,蒼茫大地欲何之?”
III
má
ㄇㄚˊ
〔《集韻》謨加切,平麻,明。〕
古地名用字。
《漢書·地理誌上》:“益州郡,縣二十四:滇池、雙柏、同勞、銅瀨、連然、俞元、收靡。”
顏師古註引李奇曰:“靡音麻,即升麻,殺毒藥所出也。”
阅读:4188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