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性
1.佛教語。指諸法各自具有的不變不滅之性。
南朝梁武帝《凈業賦》:“既除客塵,又還自性。”
唐寒山《詩》之二三八:“寄語諸仁者,復以何為懷。達道見自性,自性即如來。”
宋楊圭《<金剛般若波羅密經>序》:“切以諸佛說法,不離自性,須知一切萬法,皆從自性起用。”
清龔自珍《己亥雜詩》之一六一:“若有自性互不成,互不成者誰佛剎?”
2.個性;本性。
魯迅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人必發揮自性,而脫觀念世界之執持。”
魯迅《書信集·致宮竹心》:“寄《婦女雜誌》的文章由我轉去也可以,但我恐怕不能改竄,因為若一改竄,便失了原作者的自性,很不相宜。”
阅读:109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