蠍
簡體蠍字的筆畫:15畫;繁體蠍字筆畫:19畫。
(參見蠍)
I
hé
ㄏㄜˊ
〔《廣韻》胡葛切,入曷,匣。〕
木中蛀蟲。
漢王充《論衡·商蟲》:“桂有蠹,桑有蠍。”
北齊劉晝《新論·防欲》:“身之有慾,如樹之有蠍……故蠍盛則木折,慾熾則身亡。”
唐柳宗元《天對》:“胡木化於母,以蠍厥聖!”童宗說註:“蠍,木中蟲。”
II
xiē
ㄒ〡ㄝ
〔《字彙》許竭切〕
亦作“蠍”。
1.節肢動物。也稱鉗蠍。下腮像螃蟹的螯,胸腳四對,後腹狹長,末端有毒鉤,用來禦敵或捕食。可入藥。
晉幹寶《搜神記》卷十八:“乃握劍至昨夜應處,果得老蠍,大如琵琶,毒長數尺。”
《北齊書·南陽王綽傳》:“﹝後主﹞問在州何者最樂。對曰:‘多取蠍,將蛆混,看極樂。’”唐杜甫《早秋苦熱堆案相仍》詩:“常愁夜來皆是蠍,況乃秋後轉多蠅。”
仇兆鰲註:“趙註:蠍,螫蟲,中原有之,南方所無。”參閱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蟲二·蠍》。
2.見“蠍虎”。
3.見“蠍蠍螫螫”。
簡體蠍字的筆畫:15畫;繁體蠍字筆畫:19畫。
(蠍,蠍)
xiē
ㄒ〡ㄝ
同“蠍”。
阅读:132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