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鄣

鄣字的筆畫:13畫;

I

zhāng

ㄓㄤ

〔《廣韻》諸良切,平陽,章。〕

1.古邑名。本為紀國邊邑。

《春秋·莊公三十年》:“秋七月,齊人降鄣。”

楊伯峻註:“鄣,當即《昭十九年傳》之紀鄣。

紀鄣者,本紀國之鄣邑也。當在今江蘇省贛榆舊城北。”

2.古郡名。

秦置。

漢為故鄣,屬丹陽郡。今浙江省長興縣西南有故鄣城。

《漢書·高帝紀下》:“韓王信等奏請以故東陽郡、鄣郡、吳郡五十三縣立劉賈為荊王。”

顏師古註:“文穎曰:‘鄣郡,今丹陽也。’韋昭曰:‘鄣郡,今故鄣縣也,後郡徙丹陽,轉以為縣,故謂之故鄣也。’”

3.古縣名。

東漢置,屬涼州隴西郡。當在今甘肅省漳縣西南。

《後漢書·郡國誌五》:“隴西郡,鄣。”

4.古縣名。

後魏孝文帝分萬年置鄣縣,當在今陝西省臨潼縣西北。
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渭水三》:“渭水又東,逕鄣縣西,蓋隴西郡之鄣徙也。”

《魏書·地形誌下》:“馮翊郡,鄣。

太和二十二年置。”

II

zhàng

ㄓㄤˋ

“章”的被通假字。

1.同“障”。阻隔;遮掩。

《楚辭·九章·哀郢》:“忠湛湛而願進兮,妒被離而鄣之。”

漢陸賈《新語·慎微》:“故邪臣之蔽賢,猶浮雲之鄣日月也。”

《新唐書·張嘉貞傳》:“﹝武後﹞召嘉貞見內殿,以簾自鄣。”

2.同“障”。防堵。

《國語·周語下》:“陂鄣九澤,豐殖九藪。”

韋昭註:“鄣,防也。”

漢桓寬《鹽鐵論·錯幣》:“吳王擅鄣海澤。”

《新唐書·李渤傳》:“渤釃浚舊道,鄣泄有宜,舟楫利焉。”

3.同“障”。堤防。

《管子·立政》:“溝瀆不遂於隘,鄣水不安其藏,國之貧也。”
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溫水》:“文(範文)入山中,就石冶鐵,鍛作兩刀,舉刀向鄣。”

4.同“障”。古代邊塞上作防禦用的城堡。

《史記·白起王翦列傳》:“六月,陷趙軍,取二鄣四尉。”

司馬貞索隱:“鄣,堡城。”

宋沈遘《擬內殿崇班宋熙可內殿丞制》:“其升秩一等,奉承制旨,往乘一鄣,思有所報。”

5.同“障”。屏風;屏障。

《梁書·周捨傳》:“以荻為鄣,壞亦不營。”

《南史·齊文惠太子長懋傳》:“﹝太子﹞慮宮中望見,乃旁列修竹,外施高鄣。”

《隋書·列女傳·鄭善果母》:“每善果出聽事,母恒坐胡床,於鄣後察之。”

6.同“障”。上平的山峰。

《文選·謝靈運〈晚出西射堂〉詩》:“連鄣叠巘崿,青翠杳深沈。”鄣,一本作“障”。

呂向註:“山橫曰障。”
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濕餘水》:“山岫層深,側道褊狹,林鄣邃險,路才容軌。”

7.通“瘴”。參見“鄣氣”。

阅读:900

●鄣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