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離顛沛
【成語】:流離顛沛
【拼音】:liú lí diān pèi
【解釋】:由於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。形容生活艱難,四處流浪。
【出處】:《詩經·大雅·蕩》:“人亦有言,顛沛之揭。”《漢書·薛廣德傳》:“竊見關東困極,人民流離。”
【示例】:雖在~之中,他的高華的氣度,淵雅的局量,還不曾改變。 ★鄭振鐸《桂公堂》
【近義詞】:流離失所、流離顛頓
(流離顛沛,流離顛沛)
宋洪邁《容齋續筆·杜老不忘君》:“前輩謂杜少陵當流離顛沛之際,一飯未嘗忘君。”
明梁辰魚《浣紗記·送餞》:“怎禁得流離顛沛,知甚日得同歸。”
田漢《麗人行》第五場:“你曾想到那些在風裏、雨裏、炮火裏、轟炸裏流離顛沛的女人和小孩沒有?”亦作“流離顛頓”、“流離顛疐”。
宋曾鞏《永興尉章佑妻夫人張氏墓誌銘》:“﹝夫人﹞維能順其性,所以居流離顛頓之間,而不為悲哀愁憂亂其誌也。”
宋葉紹翁《四朝聞見錄·褒贈伊川》:“又從而排陷之,卒使流離顛疐,無所為而死。”
阅读:157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