橘化為枳
【成語】:橘化為枳
【拼音】:jú huà wéi zhǐ
【解釋】:比喻人由於環境的影響而變壞。
【出處】:春秋·齊·晏嬰《晏子春秋·雜下十》:“嬰聞之,橘生淮南則為橘,生於淮北則為枳,葉徒相似,其實味不同。所以然者何?水土異也。”
【示例】:你知道“~”的道理嗎?
【近義詞】:
【反義詞】:
【語法】:作賓語、定語;比喻人由於環境的影響而變壞
【成語故事】: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外交家晏嬰,因為個子矮小,相貌醜陋,經常遭到別人的歧視。有一次晏嬰出使楚國,楚王故意羞辱說齊國人都是賊,晏嬰認真地說:“橘樹生長在淮南能結橘子,移到淮北結的果實就變成枳子了。”楚王無話可說
(橘化為枳,橘化為枳)
《周禮·考工記序》:“橘踰淮而北為枳……此地氣然也。”常以比喻人由於環境的影響而由好變壞。
《晏子春秋·雜下十》:“嬰聞之,橘生淮南則為橘,生於淮北則為枳,葉徒相似,其實味不同,所以然者何?水土異也。今民生長於齊不盜,入楚則盜,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邪?”
阅读:1394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