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連禍結

ok8.org > 成語大全 > 兵連禍結

【成語】:兵連禍結

【拼音】:bīng lián huò jié

【解釋】:兵:戰爭;連:接連;結:相聯。戰爭接連不斷,帶來了無窮的災禍。

【出處】:《漢書·匈奴傳》:“雖有克獲之功,胡輒報之,兵連禍結,三十余年。”

【示例】:~,塗炭平民,耗損國內,悔之晚矣。 ★明·劉基《前江淮都轉運鹽使宋公政績紀》

【近義詞】:兵荒馬亂、內憂外患、天下大亂

【反義詞】:安居樂業、物阜民豐、國泰民安
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定語、分句;用於持久的戰爭

【英文】:war-ridden

(兵連禍結,兵連禍結)

戰爭、災禍連續不斷。

《漢書·匈奴傳下》:“漢武帝選將練兵,約齎輕糧,深入遠戍,雖有克獲之功,胡輒報之;兵連禍結三十餘年。”

宋蘇軾《繳詞頭奏狀·沈起》:“王韶以熙河進,章惇以五溪用,熊本以瀘夷奮,沈起、劉彜聞而效之,結怨交蠻,兵連禍結,死者數十萬人,蘇緘一家,坐受屠滅。”亦作“兵拏禍結”、“兵連禍接”。

唐陸贄《收河中後請罷兵狀》:“兵拏禍結,變起百端。”

中山《誥誡東江叛軍通令》:“數年以來,閩、粵、湘生民塗炭,曹吳二賊,實為禍首,近復啟釁浙奉,兵連禍接,本大元帥明令諸將出師北伐。”

阅读:1587

●兵連禍結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