辮
簡體辮字的筆畫:17畫;繁體辮字筆畫:20畫。
(辮,辮)
biàn
ㄅ〡ㄢˋ
〔《廣韻》薄泫切,上銑,並。〕
“編”的被通假字。
1.交織;編結。
《文選·張衡〈思玄賦〉》:“辮貞亮以為鞶兮,雜伎藝以為珩。”舊註:“辮,交織也。”
唐李白《對雪醉後贈王歷陽》詩:“有身莫犯飛龍鱗,有手莫辮猛虎鬚。”
2.把頭髮分股交叉編結成的條條兒。
《文選·丘遲〈與陳伯之書〉》:“夜郎、滇池,解辮請職。”
李善註引《漢書》:“夜郎、滇池皆椎結,嶲、昆明編髮。”
宋張九成《旦起理髮》詩:“清晨解絛辮,千梳復重重。”
魯迅《且介亭雜文·病後雜談之餘》:“學生們裏面,忽然起了剪辮風潮了,很有許多人要剪掉。”
3.像辮子一樣的東西。
《宋書·王敬弘傳》:“左右常使二老婢,戴五絛五辮,著青紋褲襦,飾以朱粉。”
宋程大昌《演繁露·百丈》:“劈竹為大辮,用麻繩連貫以為牽具,是名百丈。”
4.猶串。
明田汝成《西湖遊覽誌餘·佞倖盤荒一》:“籍其家,得金箔金二萬九千二百五十片,金錢六十辮。”
阅读:123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