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穢

簡體穢字的筆畫:11畫;繁體穢字筆畫:18畫。

(穢,穢)

huì

ㄏㄨㄟˋ

〔《廣韻》於廢切,去廢,影。〕

1.荒蕪;雜草叢生。

《荀子·富國》:“民貧,則田瘠以穢,田瘠以穢,則出實不半。”

《管子·八觀》:“其耕之不深,蕓之不謹,地宜不任,草田多穢。”

《韓詩外傳》卷二:“政險失民,田穢稼惡。”

2.指雜草。

漢桓寬《鹽鐵論·禁耕》:“彊養弱抑,則齊民消,若眾穢之盛而害五穀。”

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耕田》:“不如此而旱耕,塊硬,苗穢同孔出,不可鋤治,反為敗田。”

3.比喻雜亂的文辭。
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熔裁》:“芟繁剪穢,弛於負擔。”

4.汙濁;骯髒。

《楚辭·離騷》:“不撫壯而棄穢兮,何不改乎此度也。”

《屍子·恕》:“農夫之耨去害苗者也,賢者之法去害義者也。慮之無益於義而慮之,此心之穢也;道之無益於義而道之,此言之穢也;為之無益於義而為之,此行之穢也。”

宋孫升《孫公談圃》卷中:“南海有飛鳥,自空中遺糞於舟,穢不可聞。”

清王應奎《柳南隨筆》卷二:“童子笑曰:‘此豆乃犬所竊噉者,既而復吐於地,主人惜之,故取以為食。’師以為穢,為之吐嘔不止。”

5.淫亂。

《韓非子·亡徵》:“後妻淫亂,主母畜穢,外內混通,男女無別。”

6.雜亂。

《後漢書·班彪班固傳論》:“贍而不穢,詳而有體。”

《晉書·溫嶠傳》:“初,嶠以《漢紀》煩穢,慨然有改作之意。”

7.腐敗;腐爛。

漢張仲景《金匱要略·禽獸魚蟲禁忌》:“穢飯、餒肉、臭魚,食之皆傷人。”

8.鄙俗;醜陋。

《晉書·衛玠傳》:“珠玉在側,覺我形穢。”

9.汙染;玷汙。

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太傅因戲謝曰:‘卿居心不凈,乃復強欲滓穢太清邪?’”明陳繼儒《珍珠船》卷一:“洪州信果觀,內塑像,是玄宗時夾紵,雀蛤穢其上。”

10.髒物;汙物。

《書·盤庚中》:“今予命汝一,無起穢以自臭。”

晉葛洪《抱樸子·詰鮑》:“颺清風以埽穢,厲秋威以肅物。”

金王若虛《議論辨惑》:“至廉者,以穢養之;至美者,以醜襲之。”

11.特指糞便。

《晉書·殷浩傳》:“錢本糞土,故將得錢而夢穢。”

12.斑點;小毛病。

《文子·上義》:“夫夏後氏之璜,不能無瑕,明月之珠,不能無穢,然天下寶之者,不以小惡妨大美。”

13.惡人;醜類。

《國語·魯語上》:“武王去民之穢。”

韋昭註:“穢,謂紂也。”

宋蘇軾《答廖明略書》之二:“為民除穢,以至蠆尾。”

14.古代東方少數民族名。

《呂氏春秋·恃君》:“非濱之東,夷穢之鄉。”

高誘註:“穢,夷國名。”參見“穢人”。

阅读:1083

●穢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