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土

土字的筆畫:3畫;

I

ㄊㄨˇ

〔《廣韻》他魯切,上姥,透。〕

1.土壤;泥土。

《書·禹貢》:“厥貢惟土五色。”

孔傳:“王者封五色土為社。建諸侯,則各割其方色土與之,使立社。”

《文選·東方朔〈非有先生論〉》:“遂居深山之間,積土為室,編蓬為戶。”

李善註:“作壤室,編蓬戶。”

宋李綱《與叔易奕不勝賦著色山水詩一篇》:“將軍思訓久為土,龍眠道人亦已亡。”

趙樹理《小二黑結婚》九:“二諸葛摸了摸臉,取出三個制錢占了一卦,占出之後嚇得他面如土色。”

2.田地;土地。

《易·離》:“百穀草木麗乎土。”

漢揚雄《羽獵賦》:“不奪百姓膏腴穀土桑柘之地。”

《南齊書·州郡誌上·南兗州》:“土甚平曠……江之壯闊處也。”

3.塵土。

《楚辭·王褒〈九懷·陶壅〉》:“浮雲鬱兮晝昏,霾土忽兮塺塺。”

王逸註:“風俗塵濁,不可居也。”

洪興祖補註:“塺音梅,塵也。”

元陳孚《鄂渚晚眺》詩:“庾令有塵汙簡冊,禰生無土蓋文章。”
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五回:“﹝華忠﹞拿了把綢撣子來給老爺撣衣裳上的土。”

4.國土;領土。

《逸周書·作雒》:“﹝周公﹞及將致政,乃作大邑成周於土中。”

孔晁註:“王城也,於天下土為中。”

《三國誌·魏誌·夏侯玄傳》:“然分疆畫界,各守土境。”

元羅貫中《風雲會》第四摺:“某納土之心久矣。今聖明在上,情願奉款者。”

5.指地方;地區。

《詩·魏風·碩鼠》:“逝將去女,適彼樂土。”

鄭玄箋:“樂土,有德之國。”

漢張衡《西京賦》:“左暨河華,遂至虢土。”

唐韓愈《感二鳥賦》序:“某土之守某官,使使者進於天子。”

6.鄉土;故鄉。

《漢書·敘傳上》:“﹝高祖﹞寤戍卒之言,斷懷土之情。”

顏師古註:“洛陽近沛,高祖來都關中,故雲斷懷土之情也。”

漢王粲《登樓賦》:“雖信美而非吾土兮,曾何足以少留。”

唐白居易《吾土》詩:“身心安處為吾土,豈限長安與洛陽?”

7.指土著。

《南史·恩倖傳·紀僧真》:“初,惠開在益州,土反,被圍危急。”

8.指社神;地神。

《公羊傳·僖公三十一年》:“天子祭天,諸侯祭土。”

何休註:“土謂社也。諸侯所祭,莫重於社。”

9.堤。

《禮記·郊特牲》:“土反其宅,水歸其壑。”

孔穎達疏:“土即坊也;反,歸也;宅,安也。土歸其安,則得不崩。”

10.度;測量。

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凡建邦國,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。”

鄭玄註:“土其地,猶言度其地。”

孫詒讓正義引俞樾雲:“土度聲近通用。”

11.煙土,未經熬製的鴉片。

《官場現形記》第四七回:“近年來大土的價錢又貴,三百六十兩,不過買上十二三隻。”

張際亮《送雲麓觀察督糧粵東》詩:“土來金去芙蓉膏,絲輕帛賤羽毛布。”

趙樹理《李家莊的變遷》六:“這人姓衛,這幾年在閻錫山的‘焚煙考核處’當購料員,在綏遠買土發了財,成了縣裏數一數二的大紳士。”

12.本地的;地方性的。

《水滸傳》第十三回:“兩個都頭領了臺旨,各自回歸,點了本管土兵,分投自去巡察。”

魏巍《東方》第三部第二章:“他村裏有個富裕中農,是個種地把式,又是個土聖人。”

13.區別於“洋”。多指我國民間沿用的生產技術、設備、產品和其他各種事物及人員等。

劉少奇《對於文藝工作的幾點意見》:“百花齊放,就允許並存,各搞各的,比如洋的土的都可以搞嘛。”

14.土官,又稱“土司”。

元、明、清時期於西北、西南地區設置的由少數民族首領充任並世襲的官職。

《明史·四川土司傳》:“三十九年命勘東川阿堂之亂。初,東川土知府祿慶死,子位幼,妻安氏攝府事。”

清魏源《聖武記》卷七:“至雍正初而有改土歸流之議……論者謂江外宜土不宜流,江內宜流不宜土。”參見“改土歸流”。

15.不合潮流;不開通。
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三回:“撫臺見他土形土狀的,又有某王爺的信,叫好好的照應他。”

高雲覽《小城春秋》第四章:“他似乎有點粗俗,有點土頭土腦。”

16.五行之一。

《書·洪範》:“五行: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四曰金,五曰土。”

漢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五行相生》:“中央者土,君官也。”

唐韓愈《賀慶雲表》:“其日景戌,亦主於土。西北方者,京師所在。土為國家之德,祥見京師之位。既徵於古,又驗於今。”

《紅樓夢》第四五回:“肝火一平,不能克土,胃氣無病,飲食就可以養人了。”

17.八音之一。

《周禮·春官·大師》:“皆播之以八音:金、石、土、革、絲、木、匏、竹。”

唐韓愈《送孟東野序》:“樂也者,鬱於中泄於外者也,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,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者,物之善鳴者也。”

明胡侍《真珠船》卷四:“上古世質,器與聲樸,後世稍變焉……土,塤,變而為甌。”

18.姓。

清有土國寶。

II

ㄉㄨˋ

〔《廣韻》徒古切,上姥,定。〕

1.根。

《詩·豳風·鴟鴞》:“迨天之未陰雨,徹彼桑土,綢繆牖戶。”

陸德明釋文:“土,音杜……《韓詩》作杜,義同。

《方言》雲:‘東齊謂根曰杜。’”一說,指根之皮。

明楊慎《丹鉛總錄·字學·土字四音》:“《詩》:‘徹彼桑土。’土,桑根之皮也,音杜。”

2.通“杜”。古水名。

《詩·大雅·綿》:“綿綿瓜瓞,民之初生,自土沮漆。”

王引之《經義述聞·毛詩中》:“土當從《齊詩》讀為杜,古字假借耳。

杜,水名,在漢右扶風杜陽縣南,南入渭。今屬麟遊、武功二縣。

漆水在右扶風漆縣西,北入涇,今屬邠州。沮當為徂。徂,往也。‘自土徂漆’,猶下文言自西徂東,言公劉去邰適邠,自杜水往至於漆水也。”

III

ch·

ㄔㄚˇ

〔《集韻》醜下切,上馬,徹。〕

見“土苴”。

IV

ㄊㄨˊ

〔《字彙補》同都切〕

《字彙補·土部》:“土門,北方之族也。”參見“土門”。

阅读:2093

●土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