豁
豁字的筆畫:17畫;
I
huò
ㄏㄨㄛˋ
〔《廣韻》呼括切,入末,曉。〕
1.通暢的山谷。
晉張協《七命》:“畫長豁以為限,帶流谿以為關。”
2.開闊;寬敞。
《漢書·揚雄傳上》:“灑沈菑於豁瀆兮,播九河於東瀕。”
顏師古註:“豁,開也。”
唐杜甫《晚登瀼上堂》詩:“開襟野堂豁,繫馬林花動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十七回:“再進數步,漸向北邊,平坦寬豁。”
3.豁達;大度。
《文選·潘嶽〈西征賦〉》:“胸中豁其洞開,群善湊而必舉。”
李善註引《漢書》:“高祖意豁如也。”
呂延濟註:“高祖龍顏,豁達大度。”參見“豁如”。
4.空;空虛。
《文選·張衡〈西京賦〉》:“何工巧之瑰瑋,交綺豁以疏寮。”
李善註引《廣雅》:“豁,空也。”
《文選·陸機〈文賦〉》:“及其六情底滯,誌往神留,兀若枯木,豁若涸流。”
呂延濟註:“謂豁然空虛,涸而無水。”
唐韓愈孟郊《征蜀聯句》:“蜀險豁關防,秦師縱橫猾。”
5.深邃貌。
《文選·張衡〈西京賦〉》:“馺娑駘盪,燾奡桔桀;枍詣承光,睽罛庨豁。”
張銑註:“馺娑、駘盪、枍詣、承光,並臺名;餘皆高峻深邃貌。”
6.消散。
晉郭璞《江賦》:“集若霞布,散若雲豁。”
唐杜甫《北征》詩:“仰觀天色改,坐覺妖氛豁。”
《敦煌曲子詞·五更轉》:“去障蔽,豁浮雲。”
7.疏通。
晉郭璞《江賦》:“域之以盤巖,豁之以洞壑。”
《敦煌變文集·維摩詰經講經文》:“善豁三乘理,能開六度關。”
8.排遣;發泄。
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雅量》:“於是豁情散哀,顏色自若。”
唐薛用弱《集異記·丁巖》:“若暴虎之猛悍,況厄陷阱,得人固當恣其狂怒,決裂噬嚙,以豁其情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五七回:“先殺你這個禿驢,豁我心中怒氣!”清蒲松齡《聊齋誌異·褚生》:“今日李皇親園中遊人甚夥,當往一豁積悶。”
9.舒展。
唐杜甫《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》:“許身一何愚,竊比稷與契……蓋棺事則已,此誌常覬豁。”
宋陸遊《暮秋遣興》詩:“如虹壯氣終難豁,安得雲濤萬裏舟?”
10.謂天氣晴朗。
唐孟浩然《早發漁浦潭》詩:“舟行自無悶,況值晴景豁。”
唐杜甫《贈虞十五司馬》詩:“爽氣金天豁,清談玉露繁。”
11.豁免;免除。
宋葉適《宋武翼郎邵君墓誌銘》:“君初到,受前官牒,亭戶借欠錢至六千百餘萬,曰:‘已豁其半矣。昔吾受牒,蓋不止此。’”宋劉宰《謝趙使君豁租》詩:“長榜朱書又墨書,使君頒令豁逃租。”
清王士禛《劍俠》:“傳令史歸舍,釋妻子,豁其賠償。”
12.轉瞬,一下子。形容很快。
《京本通俗小說·錯斬崔寧》:“門兒拽上不關,那賊略推一推,豁地開了。”
元關漢卿《拜月亭》第一摺:“每常我聽得綽的說個女婿,我早豁的離了坐位。”
13.象聲詞。
漢劉勝《文木賦》:“乃命班爾,載斧伐斯。隱若天開,豁如地裂。花葉分披,條枝摧折。”
魯迅《朝花夕拾·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》:“他正抖作一團時,卻聽得豁的一聲,一道金光從枕邊飛出,外面便什麽聲音也沒有了。”
II
huō
ㄏㄨㄛ
1.空缺;露出缺口;缺損。
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·種穀》:“稀豁之處,鋤而補之。”
唐韓愈《落齒》詩:“憶初落一時,但念豁可恥。”
2.割破;裂開。
元無名氏《劉弘嫁婢》第一摺:“著他把頭髮披開,頂門上著碗來大艾焙灸,豁開他兩個耳朵,他就好了。”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回:“我這妹子右耳朵眼兒豁了一個。”
3.捨棄;丟下;拼。
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德行》:“﹝殷仲堪﹞每語子弟雲:‘勿以我受任方州,雲我豁平昔時意,今吾處之不易。貧者,士之常,焉得登枝而捐其本!爾曹其存之。’”徐震堮校箋:“豁,忘棄也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一一○回:“我上頭捱了好些話,為的是你們不齊截,叫人笑話,明兒你們豁出些辛苦來罷!”
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一回:“隻管拴住了這個,倒怕他一時急了,豁一個,跑三個。”
老舍《駱駝祥子》九:“這樣的一條命,要它幹嗎呢?豁上就豁上吧!”
4.方言。跨。
《何典》第九回:“青胖大頭鬼拿了拆屋榔槌,豁上虎背,領頭先進。”
5.方言。指草和莊稼混長在一起,把土地糟蹋了。
《秧歌劇選·動員起來》:“莊稼鋤不好,草比穀還高,顆子碎,穗穗小,地豁了,收成少,一滿出力不討好。”
III
huá
ㄏㄨㄚˊ
見“豁拳”。
阅读:2249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