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右

右字的筆畫:5畫;

yòu

〡ㄡˋ

〔《廣韻》於救切,去宥,雲。〕

〔《廣韻》雲久切,上有,雲。〕

1.助,幫助。後多作“佑”。

《詩·大雅·大明》:“篤生武王,保右命爾。”

毛傳:“右,助。”

宋陳亮《甲辰秋答朱元晦秘書》:“隻如太宗亦隻是發他英雄之心,誤處本秒忽而後斷之以大義,豈右其為霸哉!”魯迅《墳·摩羅詩力說》:“千八百三十一年波闌抗俄,西歐諸國右波闌,於俄多所憎惡。”

2.保祐。後多作“祐”。

《詩·周頌·雝》:“綏我眉壽,介以繁祉;既右烈考,亦右文母。”

鄭玄箋:“子孫所以得考壽與多福者,乃以見右助於光明之考,與文德之母。”

陸德明釋文:“右,音祐。”

《漢書·翟方進傳》:“是天反復右我漢國也。”

顏師古註:“右讀曰祐。”

唐韓愈《南海神廟碑》:“明用享錫,右我家邦。”

3.親近;袒護。

《戰國策·魏策二》:“張儀相魏,必右秦而左魏。”

高誘註:“右,親也。左,疏外也。”

《新唐書·魏謨傳》:“教坊有工善為新聲者,詔授揚州司馬,議者頗言司馬品高,郎官、刺史叠處,不可以授賤工,帝意右之。宰相諭諫官勿復言,謨獨固諫不可,工降潤州司馬。”

清顧炎武《書吳潘二子事》:“之榮告諸大吏,大吏右莊氏,不直之榮。”

4.右手。

《書·牧誓》:“右秉白旄以麾。”

《國語·越語下》:“範蠡乃左提鼓,右援枹,以應使者。”

宋蘇軾《江城子·密州出獵》詞:“老夫聊發少年狂,左牽黃,右擎蒼。”

查為仁《蓮坡詩話》一八一引清吳廷華《王道士畫龍歌》:“酒酣興發重引滿,左執酒杯右執管。”

5.右手一邊的方位,與“左”相對。

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效駕,奮衣由右上。”

明李東陽《靈壽杖歌》:“左扶右策夾以二童子,下可涉園徑,上可淩坡陀。”

周立波《山鄉巨變》上二:“她們往右拐進一個小小橫村子。”

6.西邊。取面向南,則右為西。

《儀禮·士虞禮》:“陳三鼎於門外之右。”

鄭玄註:“門外之右,門西也。”

《文選·王粲〈從軍〉詩之一》:“相公征關右,赫怒震天威。”

李周翰註:“關右,關西也。”

宋劉昌詩《蘆浦筆記·資政莊節王公家傳》:“陝右民號難理,公至,開布威信,不兩月,大治,民皆悅服。”

7.面北背南則以東為右。

《儀禮·士相見禮》:“主人揖入門右。”

賈公彥疏:“入門則以東為右,以西為左,依賓西主東之位也。”

8.往右。

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下》:“寡人將立管仲為仲父,善者入門而左,不善者入門而右。”

《史記·殷本紀》:“乃去其三面,祝曰:‘欲左,左。欲右,右。不用命,乃入吾網。’”唐柳宗元《梓人傳》:“量棟宇之任,視木之能,舉揮其杖曰:‘斧!’彼執斧者奔而右。”

9.車右。亦名驂乘。古制一車乘三人,尊者居左,禦車人居中,驂乘居右,以有勇力的人擔任。

《書·甘誓》:“右不攻於右,汝不恭命。”

孔傳:“右,車右,勇力之士,執戈矛以退敵。”

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:“晉侯飲趙盾酒,伏甲將攻之。其右提彌明知之。”

漢枚乘《七發》:“於是伯樂相其前後,王良、造父為之禦,秦缺、樓季為之右。”

10.指右軍。

《左傳·昭公二十三年》:“吳為三軍以繫於後,中軍從王,光帥右,掩餘帥左。”

11.古代崇右,故以右為上,為貴,為高。

《管子·七法》:“春秋角試,以練精銳為右。”

尹知章註:“右,上也。”

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既罷歸國,以相如功大,拜為上卿,位在廉頗之右。”

司馬貞索隱:“王劭按:董勛《答禮》曰‘職高者名錄在上,於人為右;職卑者名錄在下,於人為左,是以謂下遷為左’。”

張守節正義:“秦漢以前,用右為上。”

宋司馬光《投壺新格》:“余今更定新格,增損舊圖,以精密者為右,偶中者為下。”

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二:“吾輩情之所鍾,便是最勝,那見還有出其右者?”

12.謂勝過;超過。

宋洪適《〈隸續〉序》:“意世間所謂樂事,直無以右此者。”

13.尊崇;崇尚。

《淮南子·氾論訓》:“兼愛,尚賢,右鬼,非命,墨子之所立也。”

高誘註:“右,猶尊也。”

《新唐書·元稹傳》:“然稹素無檢,望輕,不為公議所右。”

金王若虛《滹南詩話》卷中:“或謂‘論文者尊東坡,言詩者右山谷’,此門生親黨之偏說,而至今詞人多以為口寔。”

姚華《曲海一勺》:“論者獨尊古而卑今,右諸體而左曲,幾於眾口所同,此殆恒情之弊也。”

14.權貴。

《文選·張衡〈四愁詩〉序》:“又多豪右並兼之家。”

呂延濟註:“右謂權勢交者。”

《宋書·何承天傳》:“承天為性剛愎,不能屈意朝右。”

15.迂曲。

《詩·秦風·蒹葭》:“溯洄從之,道阻且右。”

鄭玄箋:“右者,言其迂迴也。”

16.指政治上、思想上屬於保守的或反動的。

毛澤東《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》三:“落在時代的後面,落在當前情況的後面,缺乏鬥爭性,這是右,這個也不好。”

茹誌鵑《剪輯錯了的故事》:“可見這場革命考人,他要向右倒,想拉也拉不住啊!”

17.通“侑”。勸酒;勸食。

《詩·小雅·彤弓》:“鐘鼓既設,一朝右之。”

毛傳:“右,勸也。”

《周禮·春官·大祝》:“以享右祭祀。”

鄭玄註:“右讀為侑。侑勸屍食而拜。”

18.姓。

宋鄧名世《古今姓氏書辨證·宥》:“右,《元和姓纂》曰:‘晉屠擊將右行,因氏焉。’謹按,左公子之後為左氏,則右氏亦右公子後。

《姓纂》以為右公氏,故取屠擊為證。”

阅读:2780

●右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