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裂

裂字的筆畫:12畫;

I

liè

ㄌ〡ㄝˋ

〔《廣韻》良薛切,入薛,來。〕

1.繒帛的殘餘。

《說文·衣部》:“裂,繒餘也。”

徐鍇繫傳:“裁剪之餘也。”

2.引申為殘餘。

3.裁剪;扯裂。

《晏子春秋·雜下一》:“女子而男子飾者,裂其衣,斷其帶。”

清俞正燮《癸巳存稿·布》:“觀魏、晉、北魏、唐所行,知用布帛不便,巧偽則害人,裂匹為尺則害己,此其弊也。”

4.割裂;分裂。

《莊子·天下》:“後世之學者,不幸不見天地之純,古人之大體,道術將為天下裂。”

《淮南子·覽冥訓》:“四極廢,九州裂。”

高誘註:“裂,分也。”

北魏酈道元《水經註·清水》:“水出山陽縣故脩武城西南,同源分派,裂為二水,南為茍泉,北則吳瀆。”

金王若虛《滹南詩話》卷上:“東坡酷愛《歸去來辭》,既次其韻,又衍為長短句,又裂為集字詩,破碎甚矣。”
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四三:“她怕,可也更興奮。她的跳動得很快的心像要裂成兩半兒。”

5.劃分。

《左傳·哀公四年》:“士蔑乃致九州之戎,將裂田以與蠻子而城之,且將為之蔔。”

《新唐書·裴矩傳》:“矩知帝勤遠略,乃訪諸商胡國俗、山川險易,撰《西域圖記》三篇,合四十四國,凡裂三道。”

6.綻開;龜裂。

晉左思《蜀都賦》:“蒲陶亂潰,若榴競裂。”

唐韓愈《嘲鼾睡》詩之一:“木枕十字裂,鏡面生痱癗。”

曹禺《原野》序幕:“巨樹有龐大的軀幹,爬滿年老而裂的木紋,矗立在莽莽蒼蒼的原野中。”

7.破碎。
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練字》:“簡蠹帛裂,三寫易字。”

唐韓愈《貞女峽》詩:“漂船擺石萬瓦裂,咫尺性命輕鴻毛。”

8.引申為敗壞。

明顧起元《客座贅語·詮俗》:“若事之敗而不可收拾也曰崩,又或曰裂。”

《西遊記》第二三回:“那個不要如此?都這們扭扭捏捏的拿班兒,把好事都弄得裂了。”

9.特指車裂。

《墨子·親士》:“吳起之裂,其事也。”

孫詒讓間詁:“《淮南子·繆稱訓》雲:‘吳起刻削而車裂。’”

10.泛指處死。

《後漢書·儒林傳上·楊倫》:“刎頸不易,九裂不恨。”

李賢註:“裂,死也。”

11.象聲詞。參見“裂裂”。

II

liě

ㄌ〡ㄝˇ

方言。物件的兩部分向兩邊分開。如:衣服沒扣好,裂著懷。

阅读:1890

●裂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