翫寇

ok8.org > 詞典 > 翫寇

1.輕視敵寇。語本《左傳·僖公五年》:“晉不可啟,寇不可翫。”

宋歐陽修《論盜賊事宜劄子》:“今之謀臣,不識已形之禍,以患為樂,以危為安,見盜賊雖多而時有敗者,遂生翫寇之意。”

《明史·孫傳庭傳》:“士大夫厭苦傳庭所為,用法嚴,不樂其在秦。相與譁於朝曰:‘秦督翫寇矣。’”

《清史稿·高宗紀二》:“﹝乾隆十一年三月﹞戊寅,慶復至打箭鑪,劾李質粹等老師翫寇,請續調官兵進勦,允之。”

2.引申為助長寇勢。

《新五代史·四夷附錄一》:“廢帝怒曰:‘德鈞父子握彊兵,求大鎮,茍能敗契丹而破太原,雖代予亦可。若翫寇要君,但恐犬兔俱斃。’”

阅读:1161

●翫寇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