脣吻
(脣吻,唇吻)
亦作“脣呡”。
1.嘴唇;口,嘴。
《墨子·非命下》:“今天下之君子之為文學出言談也,非將勤勞其喉舌而利其脣呡也。”
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章句》:“百句不遷,則脣吻告勞。”
唐盧仝《感古》詩之二:“脣吻恣談鑠,黃金同灰塵。”
清龍啟瑞《上梅伯言先生書》:“會粵西土匪益熾,牽於集鄉兵議團費,終日卒卒,脣吻枯燥,逮晚不得休息。”
2.借指言詞;口舌;口才。
《漢書·東方朔傳》:“吐脣吻,擢頂頤。”
晉葛洪《抱樸子·勤求》:“遂以脣吻為刃鋒,以毀譽為朋黨,口親心疏,貌合行離。”
《三國誌·吳誌·顧雍傳》“其以雍次子裕襲爵為醴陵侯,以明著舊勳”裴松之註引三國吳韋昭《吳書》:“雍母弟徽,字子歎,少遊學,有脣吻。”
清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姑妄聽之二》:“狂生縱意高談,眾畏其脣吻,皆緘口不答。”
阅读:1426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