薪
薪字的筆畫:16畫;
xīn
ㄒ〡ㄣ
〔《廣韻》息鄰切,平真,心。〕
1.柴火。
《詩·周南·漢廣》:“翹翹錯薪,言刈其楚。”
晉陶潛《自祭文》:“含歡谷汲,行歌負薪,翳翳柴門,事我宵晨。”
清惲敬《讀〈孟子〉一》:“《孟子》七篇未嘗一言及之者,蓋不敢導其波之竇,而投其焰之薪也。”
郭沫若《高漸離》第四章:“白渠水,何清粼,秋風吹槐槐葉落,又何人,掃為薪?”
2.取為柴火。
明唐順之《任光祿竹溪記》:“吾江南人斬竹而薪之,其為園亦必購求海外奇花石。”
3.打柴;砍伐。
宋韓琦《重修北嶽廟記》:“薪於是,畋於是,安知其所以為神哉?”清魏源《默觚下·治篇十四》:“善賦民者,譬植柳乎,薪其枝葉而培其本根。”
4.薪金,工資。
清俞樾《茶香室叢鈔·薪俸》:“國初官員有給薪之例,故至今薪俸之名猶在人口。”
王西彥《一個小人物的憤怒》:“局裏規定每月十六日和三十日發兩次薪。”
阅读:162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