讎隙
(讎隙,讎隙)
仇恨,怨恨。
《後漢書·南匈奴傳》:“往者,匈奴數有乖亂,呼韓邪、郅支自相讎隙,並蒙孝宣皇帝垂恩救護,故各遣侍子稱藩保塞。”
宋周密《齊東野語·趙伯美》:“秪緣丁未歲同官京推,以女求婿,屢請不諧,遂成讎隙。”
《天雨花》第三回:“你今煩惱自家尋,無端誘我親兄弟,有何讎隙這般行?”晉葛洪《抱樸子·知止》:“且夫正色彈違,直道而行,打撲幹紀,不慮讎隙,則怨深恨積。”
《世說新語·假譎》“袁紹年少時”南朝梁劉孝標註:“按袁曹後由鼎跱,跡始攜貳。自斯以前,不聞讎隙,有何意故而剚之以劍也?”
阅读:1103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