盤根錯節
【成語】:盤根錯節
【拼音】:pán gēn cuò jié
【解釋】:盤:盤曲;錯:交錯;節:枝節。樹木的根枝盤旋交錯。比喻事情紛難復雜。
【出處】:《後漢書·虞詡傳》:“誌不求易,事不避難,臣之職也;不遇盤根錯節,何以別利器乎?”
【示例】:莫謂鄉村阻力多,~須能手。 ★徐特立《畢業歌》
【近義詞】:錯綜復雜、根深蒂固
【反義詞】:簡明扼要
【歇後語】:千年的大樹;野花樹長在石崖上
【語法】: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比喻事情復雜
【英文】:with twisted roots and gnarled branches
【日文】:盤根錯節(ばんこんさくせつ),複雑(ふくざつ)に蕑り亂(みだ)れている
【德文】::verwickelt
【成語故事】:東漢讀書人虞詡應太尉李修的聘請為官,西羌突然入侵,他與大將軍鄧騭的用兵存在分歧而產生矛盾。鄧後來找機會報復性調他去朝歌任職。虞詡則認為這是好事,就像砍樹應砍那些堅硬的盤根錯節,這樣才顯出斧頭的鋒利
(盤根錯節,盤根錯節)
晉袁宏《後漢紀·安帝紀一》:“﹝虞詡﹞笑曰:‘難者不避,易者必從,臣之節也。不遇盤根錯節,無以別堅利,此乃吾立功之秋,怪吾子以此相勞也。’”
《魏書·甄琛傳》:“今河南郡是陛下之堅木,盤根錯節,亂植其中。六部裏尉即攻堅之利器,非貞剛精銳,無以治之。”
宋陳亮《三部樂·七月二十六日壽王道甫》詞:“從來別真共假,任盤根錯節,更饒倉卒。”
鄒韜奮《學生救亡運動的缺點》:“讓他嘗試嘗試,盤根錯節,乃見真材。”亦省作“盤根”、“盤錯”。
唐獨孤及《送虢州王錄事之任》詩:“未遇須藏器,安卑莫告勞,盤根儻相值,試用發硎刀。”
唐劉禹錫《唐故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》:“公執直筆,閱簿書,紛拏盤錯,一瞬而剖。”
宋蘇軾《乞擢用林豫劄子》:“其人勇於立事,常有為國捐軀之意,試之盤錯之地,必顯利器。”
明李東陽《<東瀧遺稿>序》:“﹝彭東瀧﹞慨然思有以大施於世,使之遇盤根,肩重負,必能振厲風節,揚勳績於無窮。”
阅读:154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