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k8.org > 漢字/字典 > 感

感字的筆畫:13畫;

I

g·n

ㄍㄢˇ

〔《廣韻》古禫切,上感,見。〕

1.感應;相互影響。

《易·鹹》:“天地感而萬物生。”

王弼註:“二氣相與,乃化生也。”

唐韓愈《明水賦》:“豈不以德協於坎,同類則感。”

宋張載《正蒙·太和》:“其感遇聚散,為風雨,為雪霜。”

王夫之註:“感者,交相感;陰感於陽而形乃成,陽感於陰而象乃著。”

明宋應星《天工開物·磚》:“磚瓦百鈞,用水四十石,水神透入土膜之下,與火意相感而成。”

2.感動。

《書·大禹謨》:“至誠感神,矧茲有苗。”

宋王灼《碧雞漫誌》卷一:“故曰正得失,動天地,感鬼神,莫近於詩。”

明方孝孺《蔣伯孚字說》:“以誠感民則有不言而信者矣。”

3.謂使感動。

光未然《英雄鑽井隊》七:“快把這場面拍下來,那真是感天地而泣鬼神!”

4.感謝,感激。

晉陸機《演連珠》之七:“天下歸仁,非感玉帛之惠。”

《宋史·嶽飛傳》:“張所死,飛感舊恩,鞠其子宗本,奏以官。”

《醒世姻緣傳》第二三回:“那個舒秀才感李大郎的相待,恨不得把那吃奶的氣力都使將出來。”

魯迅《書信集·致羅清楨》:“蒙允為拙作刻圖,甚感。”

5.感慨,感傷。

南朝梁江淹《別賦》:“是以行子斷腸,百感悽惻。”

《太平廣記》卷四一九引唐李朝威《異聞集·柳毅》:“常以鰥曠多感,或謀新匹。”

宋陳師道《秋後五日應物無詩豈年誌俱壯未解傷秋耶以詩挑之》:“情知寇公子,不作感秋詞。”

6.思念。

《古詩十九首·庭中有奇樹》:“此物何足貴,但感別經時。”

《後漢書·劉平周磐等傳贊》:“周能感親,嗇神養福。”

李賢註:“感,思也。”

宋葉適《太府少卿福建運判直寶謨閣李公墓誌銘》:“上感公忠實,久而聽順。”

7.感染;感受。多用於疾病。

《南史·儒林傳·皇侃》:“平西邵陵王欽其學,厚禮迎之。及至,因感心疾卒。”

《醫宗金鑒·幼科雜病心法要訣·感冒》:“肺主皮毛感邪風,發熱憎寒頭痛疼。”

元李文蔚《燕青博魚》楔子:“燕青被打了六十,感了一口氣,壞了眼也。”

《老殘遊記》第十五回:“誰知這個女婿去年七月,感了時氣,到了八月半邊,就一命嗚呼哀哉死了。”

8.觸;觸動。

《莊子·山木》:“睹一異鵲……感周之顙而集於栗林。”

成玄英疏:“感,觸也。”

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二:“後來許家盲子死了,感著老夫妻念頭,又添上幾場悲。”

9.迷惑。

《呂氏春秋·有度》:“使人不能執一者,物感之也。”

高誘註:“感,惑也。”

II

hàn

ㄏㄢˋ

〔《集韻》胡紺切,去勘,匣。〕

1.通“撼”。搖動。

南朝梁劉孝標《辯命論》:“觸山之力無以抗,倒日之誠弗能感。”參見“感帨”。

2.通“憾”。怨恨;遺憾。

《左傳·昭公十一年》:“王貪而無信,唯蔡於感。”

杜預註:“蔡,近楚之大國,故楚常恨其不服順。”

《史記·吳太伯世家》:“見舞《象箾》、《南籥》者,曰:‘美哉,猶有感。’”裴駰集解引服虔曰:“憾,恨也。”

司馬貞索隱:“感讀為‘憾’。”

宋王讜《唐語林·傷逝》:“杜羔有至性,其父為河北尉卒。母非嫡,經亂不知所之。

羔常抱終身之感。”

3.見“感忽”。

阅读:1479

●感(简体版)
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