篩
簡體篩字的筆畫:12畫;繁體篩字筆畫:16畫。
(篩,篩)
shāi
ㄕㄞ
〔《玉篇》所街切〕
1.篩子。一種竹絲或金屬絲等編製成的器具。多小孔,用以分離粗細顆粒,漏細留粗。
唐李洞《喜鸞公自蜀歸》詩:“掃石月盈帚,濾泉花滿篩。”
宋林逋《淮甸南遊》詩:“數抹晚霞憐野笛,一篩寒雨羨沙禽。”
2.用篩子過物。
《漢書·賈山傳》:“篩土築阿房之宮。”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四十:“文化是應當用篩子篩一下的,篩了以後,就可以看見下面的是土與渣滓,而剩下的是幾塊真金。”
3.引申為穿過孔隙;漏下;分散落下。
唐元稹《閑》詩之一:“晻淡洲煙白,籬篩日腳紅。”
宋王安石《春雪》詩:“春雪墮如篩,渾家醉不知。”
明戴羲《養餘月令·蠶·生蟻》:“先將葉著懷中令暖,用刀剪碎,篩於紙上。”
4.斟酒。
《水滸傳》第二九回:“武松道:‘不要小盞兒喫。大碗篩來,隻斟三碗。’”明沈璟《義俠記·取威》:“斟來,安問好和歪,但聞是酒須篩。”
《醒世恒言·蔡瑞虹忍辱報仇》:“眾人道:‘我眾兄弟各人敬阿嫂一杯酒。’便篩過一杯,送在面前。”
5.用作量詞。指盛器。
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二回:“王安義就叫他稱出幾錢銀子來,買了一盤子驢肉,一盤子煎魚,十來篩酒。”
6.見“篩酒”。
7.擊,敲。
《警世通言·趙太祖千裏送京娘》:“周進挺鎗來敵,約鬥上二十餘合,林子內嘍囉知周進遇敵,篩起鑼一齊上前,團團圍住。”參見“篩鑼”。
8.謂傾吐虛言或謊言。
明湯顯祖《牡丹亭·冥判》:“則你那小鬼頭狐亂篩,俺判官頭何處買?”
阅读:1407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