伉
伉字的筆畫:6畫;
I
kàng
ㄎㄤˋ
〔《廣韻》苦浪切,去宕,溪。〕
1.匹敵;相當。
《戰國策·趙策三》:“今君不能與文信侯相伉以權,而責文信侯少禮,臣竊為君不取也。”
《穀梁傳·桓公九年》:“使世子伉諸侯之禮而來朝,曹伯失正矣。”
2.擔當,承當。
《呂氏春秋·士節》:“吾聞之曰:‘養及親者,身伉其難。’今晏子見疑,吾將以身死白之。”
高誘註:“伉,當也。”
3.高貌。
《詩·大雅·綿》:“迺立臯門,臯門有伉。”
毛傳:“伉,高貌。”
4.指高。
宋沈括《池州新作鼓角門記》:“凡郡邑之府門必為崇堙伉石。”
5.強大;強壯。
《韓非子·亡徵》:“君不肖而側室賢,太子輕而庶子伉,官吏弱而人民桀,如此則國躁。”參見“伉健”。
6.驕縱;驕佚。
《穀梁傳·桓公十八年》:“濼之會,不言及夫人,何也?以夫人之伉,弗稱數也。”
範寧註:“濼之會,夫人驕伉,不可言及,故舍而弗數。”
漢荀悅《申鑒·政體》:“以侈為博,以伉為高,以濫為通;遵禮謂之劬,守法謂之固,此荒國之風也。”
7.謂致於極點。
《荀子·富國》:“仁人之用國,將脩誌意,正身行,伉隆高,致忠信,期文理。”
清王念孫《讀書雜誌·荀子三》:“伉者極也……伉、致、期皆極也。伉隆高,猶言致隆高。
《仲尼篇》曰:‘非致隆高也,非綦文理也。’《王制篇》曰:‘致隆高,綦文理。’皆其證矣。”
8.高尚。參見“伉行”。
9.通“抗”。抵擋;抵抗。
《戰國策·秦策一》:“﹝蘇秦﹞廷說諸侯之王,杜左右之口,天下莫之能伉。”
吳師道補正:“伉、抗古字通。”
《後漢書·仲長統傳》:“角知者皆窮,角力者皆負,形不堪復伉,埶不足復校,乃始羈首係頸,就我之銜紲耳。”
10.姓。
漢有伉喜。見《姓解》卷一引《風俗通》。
II
gāng
ㄍㄤ
〔《集韻》居郎切,平唐,見。〕
質直;剛直。
漢揚雄《法言·吾子》:“或問:‘君子尚辭乎?’曰:‘君子事之為尚。事勝辭則伉,辭勝事則賦。’”
《隸釋·漢司隸校尉楊孟文石門頌》:“楗為武陽楊君,厥字孟文,深執忠伉,數上奏請。有司議駮,君遂執爭。”
《宋史·唐介傳》:“介為人簡伉,以敢言見憚……神宗謂其先朝遺直,故大用之。”
阅读:1202
©2015-2020 ok8.org 文學庫